广西邕宁区那莲圩的经济文化变迁
本文关键词:广西邕宁区那莲圩的经济文化变迁
【摘要】:位于南宁市邕宁区西南方向的那莲圩地处壮族聚居区。该圩成圩于明崇祯年间,乾隆至道光年间是其商业鼎盛期;民国的变乱使那莲圩渐失商业重镇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那莲圩发展起纺织厂、发电厂等工业,重现繁荣;20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改制后的那莲,工厂全部倒闭,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喧闹;近年来,因应广西旅游文化的发展需要,邕宁区政府尝试通过旅游文化产业谋发展,那莲圩成为邕宁旅游文化的重点路线。那莲圩的社会经济变迁过程清晰地烙印着不同时代社会大背景的影响。 本文细致地刻划出那莲圩自明末到现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由兴至衰,再到努力振兴,,经济由商业为重到工业为支撑,再到尝试建立旅游文化产业的历史变迁过程,揭示不同发展阶段地方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及特点;同时通过分析那莲圩的宗教民俗文化象征如北帝庙、赛巧节在不同时期的兴衰变化,圩民及周边村落民族构成的变化,圩镇与周边村落的利益冲突,以及现今圩民自创的“南宁那莲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等问题,尝试就引起那莲圩社会经济变迁深层的社会机制与文化动因进行解剖,以更深刻地了解壮族乡村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
【关键词】:圩镇 经济 族群 文化变迁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4
- 一、 研究缘起和经过9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三、 学术研究回顾10-14
- 第二章 田野点概况14-21
- 第一节 地理及交通概况14-16
- 一、 地理位置14-15
- 二、 古今交通概况15-16
- 第二节 民俗文化16-18
- 一、 节庆17-18
- 二、 婚丧习俗18
- 第三节 那莲圩的历史及得名18-21
- 第三章 那莲古圩的经济变迁21-39
- 第一节 那莲圩的经济变迁历程21-34
- 一、 明清时期商业的兴盛21-24
- 二、 民国变乱下商业重镇地位丧失24-26
- 三、 20 世纪 50-80 年代工业的发展26-28
- 四、 20 世纪 90 年代经济改制后工业的衰落28-30
- 五、 21 世纪初文化产业的兴起:以那莲文化公司为例30-34
- 第二节 那莲古圩的经济生活变迁34-39
- 一、 那莲古圩的经济生活变迁35-36
- 二、 文化产业化下居民对生活的追求与梦想36-39
- 第四章 那莲古圩与周边村落的关系39-50
- 第一节 那莲圩与周边村屯的民族关系39-42
- 第二节 那莲圩周边村屯经济生活变迁及与那莲圩的经济关系42-45
- 一、 1949 年以前周边村屯的经济生活42-43
- 二、 1949 年以后周边村屯的经济生活43-44
- 三、 周边村屯与那莲圩经济关系的变迁44-45
- 第三节 那莲古圩与周边村屯的族群关系与利益冲突45-50
- 一、 文化认同45-46
- 二、 圩民的结拜46-47
- 三、 利益冲突47-50
- 第五章 那莲圩经济变迁的社会文化机制50-55
- 第一节 那莲圩经济变迁的原因50-52
- 一、 社会动乱和历史大事件的影响50-51
- 二、 地理优势丧失51-52
- 三、 社会制度的强力塑造52
- 第二节 从市场化、合作化、工业化到文化资本化的路径52-55
- 一、 那莲圩的经济市场化路径53
- 二、 那莲圩的合作化、工业化路径53-54
- 三、 那莲圩文化资本化路径的追求与展望54-55
- 第六章 结论55-58
- 附录1 碑刻整理58-64
- 附录2 田野调查图片64-67
- 参考文献67-71
- 后记71-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居阅时;文化哲学视野下的中国文化象征[J];长白学刊;2004年04期
2 孙银标;;“文化力”与“力文化”[J];杭州通讯(下半月);2008年11期
3 杨生平;;文化中国:文化强国的价值坐标[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01期
4 张抗抗;;我们谈论文化的时候究竟在谈论什么[J];民主;2013年02期
5 汤建奎;“腹有诗书气自华”——谈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文化修养[J];群众;2000年08期
6 梁孝;;美国文化软战争的实质、运用及其防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7 姜越;;酒与中国文化[J];学习月刊;2009年18期
8 郭孝锋;陆伟;;区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融合与共生[J];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12期
9 张晓田;;处理好文化产业两种属性的关系[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02期
10 向达;马敏;;理性及其视阈中的中西文化[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韩玉祥;;如何发展文化产业[A];秦晋豫三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交流论文集[C];2008年
2 罗阳富;;试论外传播中历史文化的实施策略[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7年务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晔原;;葫芦意象的审美超越[A];葫芦·艺术及其他[C];2007年
4 乌丙安;;和游琪会长闲话葫芦(代序)[A];葫芦·艺术及其他[C];2007年
5 王钊;储丽红;于翠;袁素霞;明军;刘春;;中国萱草文化探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2[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宏伟邋贾梦雨;穿越两千年时空的汉文化[N];新华日报;2007年
2 西北大学副校长、教授 李浩;激发创造活力 加快文化强省建设[N];陕西日报;2012年
3 王伟章;一脉相承的昆仑文化[N];青海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宋懿霖 王获羽;珠宝教父点石成“经”——东方五宝文化[N];中华建筑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耿建扩;打造五大特色品牌 推进文化强省建设[N];光明日报;2011年
6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汝伦;呈现中国:什么是“中国”风格?[N];文汇报;2009年
7 尹鸿;“娘”文化的价值与反省[N];文艺报;2011年
8 陈子民;弘扬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N];丽水日报;2008年
9 李兆汝;依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政府重要的职责[N];中国建设报;2008年
10 本版编辑 刘曦林 沈卫星 赵汝蘅 张德祥 蒋巍 解海龙 段宝林;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功立业[N];中国艺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伯存;中国当代文学和大众文化中的男性气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东晔;从“租界”到“风情区”[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伯乐与伯乐文化初探[D];山东大学;2008年
2 孙涛;语境的力量文化语境及其对产品设计的影响[D];江南大学;2004年
3 周安安;重建祖先与神灵[D];中山大学;2010年
4 梁月凤;广西邕宁区那莲圩的经济文化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
5 朱肖肖;文化产品的品牌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张攀;网络时代的文学[D];苏州大学;2002年
7 赵斌;难以突破的文化制约[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8 仲t
本文编号:1044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0441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