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湘西土家族丧葬文化及其伦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23:04

  本文关键词:湘西土家族丧葬文化及其伦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湘西土家族 丧葬 伦理


【摘要】: 土家族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尤其是土家族的丧葬文化,其历史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文化内涵极其深厚,在我国民间丧葬习俗中别具一格。丧葬仪式是生者与死者之间的灵魂对话,也是人间情感在幻想境界中的阴阳交流。土家族的葬礼,既有社会习俗的特点,也有对处理死者的信仰。土家先民曾实行火葬、岩墓葬、悬棺葬等方式,他们哀悼死者的方式之一是鼓踏后而歌,叫啸以兴哀。尽管社会在不断进化演变,但土家族的葬俗中依然保留着先民悼念死者的方式,以跳丧、歌丧来哀悼死者,慰籍生者。虽然这种丧葬习俗有多种理解,但研究表明,土家族丧葬习俗中蕴含着一个共同的精神信仰,让先人的骸骨及灵魂与自然和谐,先人骸骨只有得天地山川灵气所钟,灵魂在另一个世界里安息和乐,从而福萌后人。土家人相信“灵魂不死”,相信先人“虽死犹生”。出于一种孝道和“灵魂能祸福于后人”的原因,使其后人们必须如其生前一样尽孝道,尽责任,关心先人骸骨及灵魂的“生存”状况。于是土家人会为先人挑选一个“良辰吉日”,以土家族独特“跳丧”的祭奠方式厚葬先人的骸骨,使其骸骨及灵魂与自然和谐。和谐理念是湘西土家族丧葬习俗的思想根源,灵魂不灭观、三才一体观、风水观、孝道观、和谐观、血亲感应观等是丧葬习俗形成的思想基础。湘西土家族丧葬习俗是古代先民们头脑意识深处和谐观念的反映。让先人骸骨及灵魂与自然和谐,先人灵魂安息,后人兴旺和乐,“阴安阳乐”,通过厚葬先人的骸骨而达到天、地、人、骸、魂、神、鬼的和谐,这些都是土家人丧葬习俗的目的和追求。本文通过系统的分析湘西土家族丧葬文化起源、制度及表现形式,以蕴含在湘西土家族丧葬习俗中的伦理价值为核心,阐释了湘西土家族丧葬仪式所具有的灵魂对话和阴阳交流的社会功能,深究出了包含在这种丧葬文化中的伦理意蕴。
【关键词】:湘西土家族 丧葬 伦理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892.2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引言8-13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8
  • 1.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8-11
  • 1.2.1 民族志与地方志9
  • 1.2.2 地方概况与地名志9-10
  • 1.2.3 文史资料与田野调查资料10-11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1-12
  • 1.3.1 研究思路11
  • 1.3.2 研究方法11-12
  • 1.4 论文的基本结构12-13
  • 第二章 湘西土家族及其丧葬文化概貌13-27
  • 2.1 湘西土家族概述13-18
  • 2.1.1 湘西土家族的起源14-16
  • 2.1.2 湘西土家族的特点16-18
  • 2.2 湘西土家族丧葬文化概述18-27
  • 2.2.1 湘西土家族丧葬文化的历史起源19
  • 2.2.2 湘西土家族丧葬文化的主要形式19-21
  • 2.2.3 湘西土家族的丧葬制度21-25
  • 2.2.4 湘西土家族丧葬文化的历史内涵25-27
  • 第三章 湘西土家族丧葬礼仪的伦理内涵27-33
  • 4.1 灵魂不死的宇宙观27-29
  • 4.2 乐观豁达的生死观29
  • 4.3 积极进取的人生观29-30
  • 4.4 朴素原始的孝道观30-33
  • 第四章 湘西土家族丧葬礼仪的社会教化功能33-37
  • 4.1 抒发情感33-34
  • 4.2 和谐社会34-37
  • 参考文献37-39
  • 致谢39-40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40-41
  • 作者简历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子属;;云龙白族丧葬文化和礼仪[J];大理文化;2011年07期

2 陈盛兴;;渝东南少数民族丧葬习俗与中国孝道文化[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李琼;李湘玲;;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委托筹资方式实践探索——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4 武W,

本文编号:1051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051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b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