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宁穆斯林族群与文化的交流通道——“西河民族走廊”的人类学视阈
本文关键词:甘宁穆斯林族群与文化的交流通道——“西河民族走廊”的人类学视阈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走廊 穆斯林 “西河民族走廊” 族群流动
【摘要】:"民族走廊"是民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概念,是从整体性角度来理解中国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西北走廊",是西北少数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包括了"河西民族走廊"和"河湟民族走廊",以及尚未进入学术视野的"西河民族走廊"等,"西河民族走廊"作为一个区域文化空间,是甘宁两省区穆斯林族群与文化互动的重要通道。在对"民族走廊"概念反思的基础上,从文化板联结纽带的角度理解"西河走廊"存在的动因,并以民族及文化流动的实例佐证"西河走廊"的客观存在。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
【基金】:宁夏自治区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流动的边界——宁夏海原县东乡族族群认同研究》阶段性成果,批准号:NX1406CK
【分类号】:C912.4
【正文快照】: 在中国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基于生存需要选择特定 空间而形成稳定的民族聚居区,发展的需要又使各民族持续 不断地跨越族群生活的地缘边界,相互接触、彼此往来,文化 上相互吸取并形成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使得空间上分散的 多民族民心相同心心相系,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柏权;;武陵民族走廊及其主要通道[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曹大明;;论民族走廊研究中的三个问题[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秦永章;;费孝通与西北民族走廊[J];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03期
4 葛政委;黄柏权;;论民族走廊的形成机理[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葛政委;;论民族走廊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J];铜仁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秦永章;;关于“西北民族走廊”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03期
7 梁宏章;何莲翠;李丹;;概念与走向——2013年“南岭民族走廊”学术研讨会综述[J];民族论坛;2013年12期
8 ;《南岭民族走廊研究》专栏稿约[J];民族论坛;2014年02期
9 李星星;论“民族走廊”及“二纵三横”的格局[J];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03期
10 马平;;甘宁青“穆斯林民族走廊”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绍明;;再谈民族走廊[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岳小国;民族走廊:远播华夏文明的“国际走廊”[N];中国民族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吴运亮;民族走廊:增进民族凝聚力的通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曾江;西北民族走廊:五彩缤纷的学术田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陈欢;从阿坝羌寨到热贡唐卡,穿越民族走廊[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5 本报记者 曾江 整理;“民族走廊”彰显原创学术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曾江;西北民族走廊视野下的土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曾江;从捷詹河边到黄河河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曾江;保安族·东乡族·裕固族文化考察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曾江;独特奇异的土族文化:走进西北民族走廊上的七彩土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本文编号:1220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220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