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中国民族学研究的“国际视野”——评《世界民族综论》
本文关键词:拓宽中国民族学研究的“国际视野”——评《世界民族综论》 出处:《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世界民族综论》 国际民族研究 民族关系 书评
【摘要】: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问题开始超出多民族国家的内部关系范畴,这就为中国民族学研究不断拓宽学科的"国际视野"提出了新的要求,《世界民族综论》正是紧扣这一时代脉搏所推出的最新研究成果之一。该书具有研究框架综合、研究内容新颖、点面分析结合等特点,在将民族学理论方法应用于国际民族研究和深入了解世界各民族方面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Abstract]:The issue of ethnic rel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began beyond the internal relation category of multinational country, which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China ethnological studies continue to broaden the subject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world of national" is one of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launch of the pulse of the times. The book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rehensive research framework, innovative research contents, and combination of point and surface analysis. It has important academic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applying ethnology theory and methods to international ethnic research and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the world.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
【分类号】:C95-5
【正文快照】: 古往今来,民族关系问题始终是关涉一个国家稳定与发展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全球化进程将这一问题提升到了国际层次,在国家间关系、国际安全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无论是20世纪的三次民族主义浪潮[1]和长期危及国际安全的恐怖主义势力,还是2010年以来的“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郝时远;21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的基本走向[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2 郝时远;民族分裂主义与恐怖主义[J];民族研究;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长发;冷战后的民族主义浪潮与国际恐怖主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张璋;;试析“东突”问题国际化趋向及在主权制度层面的对策思考[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徐浩淼;;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概念阐释[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02期
4 王恩学;张金平;;试析车臣分离势力恐怖化的暴力文化因素[J];俄罗斯研究;2008年01期
5 杨春郁;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王秀梅;;依法打击“东突”势力 切实维护国家稳定——兼论“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完善[J];法学评论;2011年06期
7 何跃;种族冲突与国家弱化——兼论弱化国家的行政管理[J];国际论坛;2001年04期
8 王焱;当前民族主义型恐怖主义的态势、成因及治理[J];国际论坛;2003年06期
9 李艳枝;;土耳其库尔德问题的历史变迁[J];国际资料信息;2008年01期
10 潘志平;;中国对恐怖主义的研究述评[J];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徐占元;西部民族地区加强党的政治整合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谭玉林;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张丽娟;地缘政治视野下中亚民族问题对中国新疆民族关系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朱碧波;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6 胡昂;经典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尹淑艳;后冷战时代的中国政治安全[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潘广辉;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陶日贵;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思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闫伟杰;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耀;车臣民族分离主义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小芳;撤盟建市的法律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屈博;我国少数民族权利保障的新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左宏愿;西北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海霞;马克思恩格斯民族平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孟舒;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与冷战后国际政治[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华梁;当代中国新民族主义思潮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8 叶珉;复兴,还是衰亡?[D];外交学院;2002年
9 金鑫;当代民族主义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初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曲芳艾;论当今世界民族分离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郝时远;文化民族主义与国际体育运动的文明范式[J];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Z2期
2 郝时远;20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的消长及其对新世纪的影响[J];世界民族;2000年01期
3 郝时远;极端民族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J];世界民族;1995年01期
4 郝时远;20世纪三次民族主义浪潮评析[J];世界民族;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希恩;深刻理解“和谐”在我国民族关系中的重要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8期
2 穆殿春;;协调民族关系 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J];攀登;2005年06期
3 吴群;;民族关系与和谐社会[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关桂霞;;构建青海和谐民族关系的调研报告[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5 吕永红;刘闽;高永辉;;社会资本在民族关系调适过程中的功能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于海泉;;关于民族关系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回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贾东海;米娟婷;;新世纪西部边疆民族宗教问题对中国民族关系的影响——以新疆为例分析[J];社科纵横;2007年02期
8 朱晓玲;;对外贸易对新疆民族关系的影响[J];社科纵横;2007年06期
9 布林;;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金炳镐;严庆;杨成;;民族关系构成方式——民族关系理论研究之一[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圣敏;;历史上民族关系中的几个问题[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2 刘万庆;;中国都市多民族化及民族关系的构建[A];中国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态[C];1998年
3 崔成男;尹金山;方昌国;;西部大开发:解决民族关系深层问题的有效途径[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4 张佳生;;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关系研究[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徐黎丽;陈建军;;论风俗习惯与民族关系的互动影响[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穆殿春;;协调民族关系 促进民族和谐发展[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十三次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徐杰舜;;中国民族团结在世界民族关系中的示范作用[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8 丁汝俊;敏生兰;;论贫困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影响[A];2006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暨甘肃研究基地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陈延斌;;论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民族团结繁荣[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十三次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宗礼;;对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思考——西部民族关系视角[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2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吕宁丰 实习生 蔡军;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促进社会协调发展[N];南京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赵忠洪 通讯员 石凌广 杨志军;17.2万各族群众就是一家人[N];桂林日报;2008年
3 李婷轩;中华民族自觉进程中的关键一步[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许世昌 张修建;菏泽市政协着力构建和谐民族关系[N];联合日报;2009年
5 整理 王甜;经济发展与民族关系: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思考[N];中国民族报;2010年
6 记者 马敏;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N];华兴时报;2010年
7 记者 齐展;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促进民族关系 宗教关系和谐发展[N];辽源日报;2010年
8 记者 张雪飞;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N];云南日报;2011年
9 铁木尔(作者为国家民委政法司司长);正确认识新形势下民族关系[N];中国民族报;2002年
10 侯聚萍 侯志华;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特征[N];中国民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鑫华;民族关系协调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葛艳玲;当前新疆北疆基层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马仲荣;社会转型期的甘肃藏区社会矛盾与民族关系相互作用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张媚玲;中国西南边疆近代民族关系史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5 蒋立松;中国西南地区民族关系基础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刘瑶瑶;青海海西州汉族移民文化变迁及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贺琳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8 杨晓纯;散杂居回族经济与回汉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李洁;变迁、互动与交融[D];兰州大学;2009年
10 张银花;民族和谐发展:理论与实证[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晓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王利花;构建内蒙古和谐民族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张婷;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内蒙古民族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刘卫春;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雷海;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及其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吴敏;深圳特区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其力木格;扎赉特旗蒙古族汉族通婚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吉东;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及其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刘思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及其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李艳荣;论流动人口对新疆民族关系的影响和作用[D];新疆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45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45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