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社会矛盾疏解研究——基于三个典型案例的调查

发布时间:2017-12-29 20:19

  本文关键词: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社会矛盾疏解研究——基于三个典型案例的调查 出处:《广西民族研究》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地区 乡村旅游 矛盾疏解


【摘要】: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问卷形式对处于旅游发展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新村和桂林临桂蝴蝶谷瑶寨景区的乡村旅游与社会矛盾疏解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对社会矛盾疏解的程度在旅游发展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是不一致的,处于旅游稳定阶段的乡村旅游对社会矛盾的疏解作用最大,旅游衰落阶段次之,旅游发展阶段最弱。
[Abstract]:......
【作者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桂林理工大学数理学院;
【基金】: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社会矛盾疏解研究”(12TABG014)
【分类号】:C95;F592
【正文快照】: 一、国内外研究述评国内外研究中,尚未见到直接涉及中国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社会矛盾疏解的专门文献。西方向来重视旅游对实现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研究。Pam(2003)对澳大利亚当地社区的研究中指出“旅游业的发展使地方就业增加、福利条件改善并促进跨文化理解”[1];FleischerPiza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石瑞卿;华静;;乡村旅游对宕昌县阴坪羌寨文化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华章;2011年22期

2 韦瑾;薛东前;;乡村旅游经济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04期

3 刘韫;;乡村旅游对民族社区的社会影响——四川甲居藏寨景区的个案调查[J];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4 石群;;旅游对中国乡村文化影响的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刘涛;徐福英;;乡村社区参与旅游中的利益矛盾及协调对策[J];社会科学家;2010年05期

6 王铭霞;徐三朋;;东营市构建多元化化解社会矛盾机制研究[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7 张辉;龚双双;;发展乡村旅游对建设和谐江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2008年05期

8 荣骋;;浅谈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晓杰;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村公共领域矛盾及其化解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小梅;和谐社会构建中化解社会矛盾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朱静;利益矛盾的协调与和谐社会的构建[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王隽妮;乡村旅游对乡村社区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飞;;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5期

2 吴德群;;国家、市场、社会良性互动视角下的壮族民间文化保护[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12期

3 贺跃;肖晓;袁姝姣;;浅议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保护和开发——以茂县坪头寨、黑虎寨和牟托寨为例[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年05期

4 王继夏;张鑫;王丹;;欠发达地区县域旅游业发展经验及对策分析研究——以陕西凤县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2年10期

5 时少华;;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体制性影响因素研究——一个社区主导型旅游村落的视角[J];中国市场;2011年48期

6 景秀艳;Timothy J.Tyrrell;;旅游发展与社区居民幸福之关联——基于泰宁县三个旅游社区的实证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时少华;;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问题及体制性影响因素研究——一个社区主导型旅游村落的视角[J];中国发展;2011年05期

8 何漳生;;科学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途径[J];中国商贸;2011年32期

9 刘涛;;基于SERVQUAL模型的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6期

10 徐福英;刘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武晓英;李伟;;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利益矛盾及协调对策[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徐福英;刘涛;;乡村社区参与旅游的利益相关者合作模式研究——基于蓬莱“南王山谷模式”的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单邵伟;“农家乐”经营户经营模式及其决策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严栋;旅游资源开发中和谐社会构建战略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3 郭文茹;福州市乡村旅游消费者行为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蒋敬;旅游发展对民族社区乡土特征影响的实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盈;西塘旅游发展中的矛盾冲突与缓和[D];复旦大学;2010年

6 张丹凤;基于城郊型乡村旅游影响的居民感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7 薄茜;博弈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8 金皙坤;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及共赢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9 宗静;乡村旅游开发实践中未参与农户生活满意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云珍;王洪续;;北川灾后羌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2 姜丽萍;冀叶青;姜瑞荣;;让乡村旅游经济快速成长[J];江苏政协;2009年04期

3 李光霞;董硕;杨军;;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4期

4 金茨萍;;浅析乡村旅游在乡村资源向乡村资本转化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5 丁运超;;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6 王孝哲;;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价值[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崔北军;;城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蚌埠党校学报;2007年03期

8 秦宣;;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S1期

9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课题组;正确认识农村矛盾 切实做好疏导化解工作[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10 邓春梅;王林;;中国干群矛盾的类别、发展趋势及缓解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永芳;;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阶层结构变迁述论[A];五十年社会变迁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善文;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继涛;乡村旅游社区的社会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赛江涛;乡村旅游中的文化素材及其表达[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杨宇;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村小城镇的影响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4 梁贵春;转型期中国社会矛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晓辉;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交流和互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罗朝霞;城市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谌文;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客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何婉;浅议我国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郎富平;基于态度感知的乡村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张慧茹;南宋杭州水环境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展意;;发展民族地区交通 繁荣少数民族经济[J];中国民族;1982年11期

2 乘舟;;全国民族地区社会科学学术刊物经验交流协作会议概述[J];新疆社会科学;1984年01期

3 王连芳;;云南王连芳同志主张——扎扎实实抓好“增百致富”[J];中国民族;1985年07期

4 峭卉;;《缠足》与《涉险》[J];中国民族;1985年12期

5 乌兰夫;;按照民族地区的特点进行改革——在招待出席六届三次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的少数民族代表、委员茶话会上的讲话[J];中国民族;1985年05期

6 仲文;;西藏政通人和农牧经济形势好[J];中国民族;1986年02期

7 石朝江;树立新的观念发展民族地区商品经济[J];贵州民族研究;1988年02期

8 许文祥;;从云南地区的工会特点看民族地区的工会工作[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9 文一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建设[J];民族论坛;1990年02期

10 王旭东;民族地区社会文化事业发展问题刍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秀荣;蒙锡廷;;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兴旺[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2 ;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建设 是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A];光辉的历程 宝贵的经验——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的建设主要成就与经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郑保卫;;序一 壮大传播·增强团结·促进发展——我们的使命与责任[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09年刊)[C];2010年

4 李涛;;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5 高永久;刘庸;;西北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变迁研究[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伍海峰;;民族地区推进电子政务的难点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伍海峰;;民族地区推进电子政务的难点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汪春燕;;宗教问题 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A];改革 求实 创新——青海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8年

9 庞元第;;论入世对民族地区影响的特殊性和对策[A];第十一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沈桂萍;;少数民族干部政治参与意识与政治文明建设——部分地区少数民族干部政治参与意识的调研分析报告[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民伟;吴军:民族地区在享受普惠型政策时要努力探索差别化的发展道路[N];贵州民族报;2011年

2 记者 韦轶柳 实习生 王秋香;着力解决事关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问题[N];广西日报;2009年

3 李永玖;寿光创建全国少数民族帮扶基地[N];联合日报;2010年

4 记者 康君;实现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和跨越发展[N];雅安日报;2010年

5 记者 钟钢;加大力度强化民族地区金融“造血”功能[N];人民政协报;2003年

6 实习生 缪扬 实习记者 李函;民族地区:资金“贫血”不容忽视[N];四川政协报;2003年

7 张广艳;新闻扶贫:民族地区扶贫的有效手段[N];中华新闻报;2005年

8 记者  王彦龙;国家民委举行民族地区挂职干部座谈会[N];中国民族报;2006年

9 沙兆华 通讯员  张斌 秋静;切实帮助民族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N];湖南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杨开鸣;努力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N];乐山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平;国家政策在民族地区的波尾效应和红利现象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2 吴琼;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民族协调发展[D];新疆大学;2010年

3 吴爱华;社会发展与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4 李刚;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周汝永;民族地区公共治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张银花;民族和谐发展:理论与实证[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田烨;新中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杜军林;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杨忠国;新时期完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李生;当代中国生态移民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璐;我国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李淑红;中国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地区的发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3 邵希芸;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4 杨杰;面向民族地区的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体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陈勇;试论我国民族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龙璞;民族地区县级政府行政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郭雨彤;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8 温美芬;民族地区城乡差距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9 卜桂花;民族地区新农村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10 黄侃;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51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51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b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