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盘辈礼”——乌蒙山地区回族的辈礼制度及其变迁

发布时间:2017-12-29 23:17

  本文关键词:“盘辈礼”——乌蒙山地区回族的辈礼制度及其变迁 出处:《回族研究》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回族 辈礼制度 运行规则 社会功能 社会变迁


【摘要】:"辈礼"是盛行于乌蒙山地区回民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礼俗制度。通过宗族内部的"竖盘"与宗族间的"横盘",辈礼制度规范了族内的社会秩序,促进了族际间的社会交往与通婚,最终确保了该区域回族共同体的和谐共处。在现代社会中,辈礼制度遭遇了巨变,这不仅表现在姓名的命名上,还体现在大量"叉辈"婚配与"开飞亲"现象的盛行。重拾回民集体记忆,从辈礼制度中探寻现代社会管理的智慧,对该共同体而言是最为紧迫之事。
[Abstract]:......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法学院;威宁县史志办;
【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黔省专合字[2013]45号)
【分类号】:C953
【正文快照】: 在滇黔交界的乌蒙山地区,居住着40多万回族同胞,他们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和鲁甸县,习惯上称为“威昭鲁回族”或“昭威鲁回族”。西南的“威昭鲁”这一名词和西北的“西海固”一样,标示着回族人口集中而又相对贫困的地方。从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文炯;;回族形成的历史人类学解读[J];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2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J];社会学研究;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朝东;余同涛;;农民关系网络对创业过程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2 萧成勇;;传统伦理变革与社会公德培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汪乾;;民族主义在中国的源起与成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吴波;;基于合理行为理论的奢侈品购买动机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鞠梅;;爱情:女性解放的最终归宿?——张欣的《为爱结婚》的女性视角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6 李许单;;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中国人的职业流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王强;;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的历史时代起点[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黎良华;;文化差异、文化分层与差异、分层的文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崔卓兰;杜一平;;行政评价制度与法律激励功能[J];北方法学;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新艳;罗必良;;农地承包权的再分配:利益、法律、强力与情面——湖南H村调田规则的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亚凝;;“嵌入性”不足与本土化司法模式之建构[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戴茂堂;李家莲;;当今国内伦理学史研究的情感缺失[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陈戈;储小平;;差序制度结构与中国管理革命——以李宁公司的发展变革为例[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5 曾惟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的中国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薛海波;;面子意识与“80后”消费者购物决策风格关系的一项实证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7 秦德君;张玲彤;;中国国民文化特性的分析模式[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8 刘朝峰;;人情关系“货币化”与社会资本的酿造——以温州为例的考察[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董明;;民间力量成长与地方社会权力结构的再造——对一个案例的经验阐释[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朱萌博;马睿;;老子思想在当代国际政治领域中的影响力[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国保;中国文化因素对知识共享、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刘枭;组织支持、组织激励、员工行为与研发团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8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艳艳;河南省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蔡琳彬;老舍小说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人格的探索[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齐朗;从文化建构视角论商务文本的翻译策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费春宏;网络交换论与中国人情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林源;我国刑罚结构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9 刘烨华;社会资本视域下政府公共危机治理提升途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梁晨曦;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传承与运用[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2 韩少功;人情超级大国(一)[J];读书;2001年12期

3 杨志玖;回回一词的起源和演变[J];回族研究;1992年04期

4 翟学伟;个人地位: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中国日常社会的真实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瑞萍;;社会变迁中的兰州市民族关系研究——以城关区为例[J];民族论坛;2011年16期

2 孙瑞华;;宗教:现实的功能、困境及抉择[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周家瑜;;原传介质、调控社会与族群认同:黄佤婚姻缔结仪式及其功能[J];红河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第六次全国回族史讨论会纪要[J];回族研究;1991年01期

5 马平;论回族的民族情感与民族理性[J];回族研究;2000年03期

6 ;宁夏人民出版社新出回族、伊斯兰文化图书书目(一)[J];回族研究;2000年04期

7 李宁;论宁夏扶贫开发性移民与回族的发展[J];回族研究;2001年03期

8 马宏武;回族的丧葬文化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03期

9 常立霓;;中国“东干学”研究述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国务院关于撤销\ 甸县和路南县,

本文编号:1352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52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2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