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客家文化行销的经济社会学考察

发布时间:2018-01-03 02:33

  本文关键词:客家文化行销的经济社会学考察 出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客家文化 文化行销 “原乡意义”


【摘要】:从客家文化本质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嵌合上来讨论客家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提出应该以民间为主,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地寻求对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共识;透过客家地区的全体成员参与投入,扩大文化产业传承与发展的力量;在行销客家文化产业活动时,可以规划周边效益;政府可以在资金的提供、人才培养、对外宣传等方面提供协助和服务;充分发掘当地文化的"原乡意义",提升文化商品上的"符号价值"即"社会意涵",使商品真正意义上蕴含"传统",增强产品的文化体验性;在将物品潜入文化系统的过程中,突出文化的独特性,力图增强自我主体性的感知等策略。
[Abstract]:From the fitting between Hakka culture essence and the social economy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Hakka culture, should put forward folk based, bottom-up rather than top-down search for Hakka cultural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of consensus; through all the members of the Hakka cultural industry participation, expand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ower of marketing activities in the Hakka cultural industry; when planning can provide, the government can benefit the surrounding; in the funding of personnel training, public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providing assistance and services; fully explore local culture "original meaning", enhance the cultural commodity "symbol value" or "social implications", the real goods contain "traditional" enhanced products the cultural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goods; into the culture system, highlighting the unique nature of culture, to strengthen the self subjectivity awareness strategy.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客家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2&ZD132) 江西省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经费资助项目
【分类号】:C912.4
【正文快照】: 人类学周建新客家文化行销的经济社会学考察一、客家文化的产业化研究回顾当下,文化与产业已是密不可分,各种产业将以文化投入作为某种关键性的资源,而文化内容将会成为重要产业。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族群、每座城市、每个地方都应该重新清点自己的文化资源,善用并将这些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世松;;论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罗勇;;客家学研究的新领域:客家文化产业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邓琼芬;俞万源;;近15年来我国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年01期

2 李虹霏;;大众传播时代的客家文化传播策略[J];今传媒;2014年07期

3 赵红石;;客家地区职业英语教育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4 易崇英;熊芳芳;;深度开发赣南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途径思考[J];中国商贸;2010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俊松;成都市近郊区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张继均;广西客家传统民居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3 吴迪;吉登斯现代社会变迁思想分析[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挖掘客家文化丰富资源 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龙泉驿区开发利用客家文化资源的实践和思考[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崇惠;赣台客家文化研讨会在江西举行[J];台声;2003年01期

2 ;图说客家文化[J];政协天地;2012年10期

3 卢维沙;罗施上;;以闽西北客家文化为主申报世界遗产[J];政协天地;2014年05期

4 谭舯;;客家文化[J];黄埔;2013年01期

5 林伦伦;客家文化与客家学[J];中华儿女(海外版);1999年03期

6 谢重光;客家文化在台湾的变迁[J];东南学术;2003年03期

7 ;挖掘客家文化丰富资源 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龙泉驿区开发利用客家文化资源的实践和思考[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8 戴腾荣;张佑周;杨玉凤;;客家文化对台湾客家人政治行为的影响[J];龙岩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李晓方;;客家文化特质研究三题[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谢菲;;浅论客家文化的适应性[J];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大可;;整合客家文化资源 全面发展闽台关系[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浅谈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A];农村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C];2009年

3 张佑周;;试论客家文化生成的地理与社会条件[A];客家文化研究(上)[C];2004年

4 谢重光;;2004年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感言——代综述[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5 李逢蕊;;客家学研究与闽西客家文化[A];客家文化研究(上)[C];2004年

6 李兴发;;客家文化的变异[A];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张佑周;;试论客家文化生成的地理与社会条件[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三卷][C];2011年

8 潘朝阳;;打哪叭溪谷地客家文化区域的垦建经营[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9 吴锡超;;海峡两岸客家文化大陆性特征与海洋性特征比较研究[A];海洋文化与福建发展[C];2011年

10 陈广万;;赣州、汀洲、梅州、客家文化的差异与闽粤赣边区大旅游[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贤霖;石城:打好客家文化旅游牌[N];江西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徐骥;让客家文化成知名品牌[N];四川日报;2002年

3 周媛;龙岗客家文化:现代与古朴同行[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朱力南;闽台学者在榕研讨客家文化[N];福建日报;2007年

5 朱力南;让客家文化走出“土楼”[N];福建日报;2007年

6 马斌邋刘永良;交流两岸客家文化 推动“土楼文化”发展[N];闽西日报;2007年

7 记者 周娜;客家文化唱响广东旅游又一歌[N];民营经济报;2006年

8 张木森邋林庭芳;传承客家文化 发挥优势是关键[N];人民政协报;2007年

9 徐建华;提升客家文化 发扬客家精神[N];韶关日报;2006年

10 郑振涛;研究客家 服务经济[N];韶关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熊金汇;客家文化对当代设计的作用与影响[D];江南大学;2008年

2 刘达庆;客家文化视野下的教育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江玉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客家文化发展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4 张媚;广东梅州客家文化及其旅游资源开发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丘苑林;现代化进程中客家文化自觉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夏楠;上杭县茶地乡客家文化调查[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赖水随;最后的村落—客家的教育精神与道德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郑丽鑫;闽西客家文化旅游RMP分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720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720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9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