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市场与社会结构”再认识——以摩哈苴彝族村与周城白族村为例对施坚雅理论的检验
本文关键词:“农村市场与社会结构”再认识——以摩哈苴彝族村与周城白族村为例对施坚雅理论的检验 出处:《民族研究》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市场 社会结构 施坚雅 摩哈苴彝族村 周城白族村
【摘要】:施坚雅的基层市场理论有一个重要观点,即认为中国农民生活的自给自足的社会不是村庄而是基层市场社区。本文以摩哈苴彝族村和周城白族村的市场结构为例来检验这一理论,提出了"核心市场"与"外围市场"、"村内市场"与"村外市场"的区分概念,认为市场是促进中国农村基层社会构成与发育的重要因素,但不一定是必要的因素,更不是唯一的因素,施坚雅的"作为社会体系的市场结构"的基层市场理论似有修正的必要。
[Abstract]:Skinner primary market theory is an important point, that Chinese farmers living self-sufficient society is not the village but the grass-roots marketing community.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market structure Moha Ju Yi Cun and Zhou City Bai village as an example to test this theory, put forward the core of "market" and "external market", "the village market" and "the village market" to distinguish the concept, that the market is to promote the rural grass-roots social China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factor and development, but not necessarily the necessary factors, not the only factor, Skinner "as the market structure" social system the basic market theory seems to be modified.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分类号】:C912.82;C95
【正文快照】: 一、施坚雅的基层市场理论美国人类学家施坚雅1964-1965年发表在《亚洲研究杂志》上的长篇论文《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排斥其他解释理论,自信他所研究的市场结构对于农村社会构成具有根本性意义,认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农村基层社会“不是村庄而是基层市场社区”。“在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2 刘正刚;张家玉;;明清时期安徽沿淮女性的生活选择[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3 罗雅丽;张常新;;县域村镇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以金湖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7期
4 李春会;;论交通体系与市镇经济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5 郑宪强;何佰洲;;试论农村住宅投资与农居地整理[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朱浒;赵丽;;燕大社会调查与中国早期社会学本土化实践[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7 郑瑞涛;;社会转型期农村的非正式公共空间:集市[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8 韩芸;;集体化时代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初探[J];沧桑;2006年03期
9 齐美胜;;村庄秩序的生成逻辑及其利益协调机制[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10 漆彦忠;;乡间集市功能转型:传统农民终结的路径探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大可;;传统客家村落的通婚网络初探——闽西武北村落的田野调查研究[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冯贤亮;;明清江南州县的衙署[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杜靖;;五服-姻亲与宗族——一个汉人社会研究的新框架[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4 范长风;;乡土中国的社会组织与星团结构——关于西北跨族群青苗会的人类学观察[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5 赵丽;朱浒;;“燕大”社会调查与中国早期社会学本土化实践[A];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朱炳祥;;中国农民的商业智慧——大理周城白族村民段绍升个人生活史研究[A];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C];2006年
7 董明;;民间力量成长与地方社会权力结构的再造——对一个案例的经验阐释[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文超;;外来新娘自身文化的解构与重构[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甘品元;;改革开放以来毛南族婚姻行为变化的社会性别解读——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L屯为例[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杨宇环;;农宅空间布局与建造技术变化初探及其解释——以川东和赣中地区两个案例展开[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书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超越[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楠;作为社会结构表征的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王春生;区域政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珠三角农村村治变迁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应星;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钟瑛;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机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马福云;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刘招成;施坚雅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吴滔;流动的空间:清代江南的市镇和农村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王先锋;“飞地”型城镇发展:基于落后地区城镇化道路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陆敏珍;唐宋时期明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祥祯;抗战时期泰和市政建设与管理研究(1939-1944)[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静;清末万载、上高卢罗两姓争界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兰;不交易的“交易者”:广西隆安县南圩镇亥日的牛中[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胡静;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职能变革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5 付兵;社会变迁视角下西部山区农村社区结构转型及其动力分析[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6 张秋东;从社会交往角度看苗年[D];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
7 江腾蛟;论农村集体成员资格的认定[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8 李闰华;民族交往与近代广西农业的发展变化[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宋红松;中国农地使用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赵珂;川渝山地小城镇形态演化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守亭;中国最后一个商机:农村市场[J];文明与宣传;1999年06期
2 晓理;打假也要“下乡”[J];江淮法治;2001年05期
3 熊柏隆;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若干趋势[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06期
4 黄湘燕;开拓农结市场的难点与对策[J];湖湘论坛;1999年03期
5 周敏云;扩大内需要瞄准农村市场[J];理论建设;1999年02期
6 洪超;激活农村大市场要有灵活的思路[J];党政干部论坛;2000年12期
7 刘朔;;我国现阶段农民消费问题探讨[J];大连干部学刊;2008年06期
8 唐茵;;巨人1亿元推网游下乡 史玉柱再背骂名[J];IT时代周刊;2011年18期
9 陈会民;略论开拓农村市场[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02期
10 ;积极开拓农村市场 五个试点城市经验简介[J];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樊鹏;;社会结构与社会意识对国家治理的影响——以中国国家强制职能的发展为视角[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世清;;《和谐经济丛书》总序和谐经济是什么[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周贤润;;经典社会学理论的融合:对行动—结构—功能的总结与尝试[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吴和群;柯锐;;回应时代新课题 构建幸福新格局——论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理性归位[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5 徐家博;;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特征刍议[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费明胜;侯磊;;我国农村建材市场的营销策略研究[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春婷;;社会分层对社会和谐的影响[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文颖;;现阶段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社会功能[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9 董伟;;俄罗斯转轨和拉美改革的经济制度选择与结构性障碍及当代借鉴性[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庆真;;从“村落”到“村”:解读一个变迁中的村庄[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世焕;如何开辟农村市场[N];粮油市场报;2000年
2 张一君;宝洁降价“下乡”不成功[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9年
3 郭作玉;农村市场信息三概念[N];农民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毛学农 实习生 王道青;农村市场将成为“限塑”重点[N];江淮时报;2009年
5 邹继红 记者 吴园园;3万余件“问题饮料”流入农村市场[N];法制生活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犁;农村市场为何难以热起来?[N];云南日报;2000年
7 市报道组王迪 励映忠 范永强;“慈客隆”农村市场唱“大戏”[N];浙江日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赵曦;冀轻工企业借农村市场过冬[N];消费日报;2008年
9 赵欣;扩内需要注重农村市场[N];人民代表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魏宗凯;农村市场成高能耗空调倾销地[N];经济参考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鸿;现实社会结构观与西方社会结构理论批判[D];吉林大学;2005年
2 高峰;当代视野中的市民社会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詹晋洁;当代阿拉伯国家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刘招成;施坚雅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奂平清;华北乡村集市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6 何家成;中国农村市场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张力跃;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困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兆曙;非常规行动与社会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汪绪永;毛泽东社会结构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谭宗泽;行政诉讼结构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璐;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立法变迁探微[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2 黄炯;湘东泉村宗族的社会结构与变迁[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胡楠;论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6年
4 宁春辉;司法场域的社会结构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张必春;高等教育扩招与阶层间的封闭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叙良;近代湖南社会流动研究(1840-1949)[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杨亭;汉语亲属称谓语泛化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8 朱朝锋;民间法的转型与一元法律秩序的前景[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段兰英;农民投资机会的结构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朱欢乔;我国社会结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影响及其对策[D];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372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372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