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傣族乐器“光邦”的社会建构功能

发布时间:2018-01-14 13:47

  本文关键词:傣族乐器“光邦”的社会建构功能 出处:《思想战线》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光邦 衍变动因 生存空间 神圣化 社会建构


【摘要】:"光邦"是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支那乡支那村傣族特有的膜鸣乐器,从傣族传统乐器"光弄"衍变而来。在"物"的社会建构理论框架下,作为神器、礼器、乐器的"光邦",是族群文化的重要象征以及区域文化差异性的标识,其在支那村地方社会建构中具有了确立族群生存空间,以及使社会关系网络神圣化的功能。
[Abstract]:"Guangbang" is a special musical instrument of Dai nationality in the village of ** in Yingjiang County, Dehong, Yunnan Province. It has evolved from the traditional Dai musical instrument "Guangnong".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theory of "thing". A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ethnic group culture and the symbol of regional cultural difference, the "Guangbang", as an artifact, ritual object and musical instrument, has established the living space of ethnic groups in the local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hina village. And the function of sanctifying social network.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云南民族声乐史”阶段性成果(11YJA760060)
【分类号】:C95;J632
【正文快照】: 除了对于物(object)的实用性与工艺技术重视外,人类学一向关注于物的社会功能。1例如,迪尔凯姆主张对于图腾的崇拜形成氏族集体性认同。2马林诺夫斯基则透过库拉圈等礼物的交换,来解释跨岛屿的大范围人群关系。3这些研究都说明物在实用功能之外,更具有协助社会建构的功能。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庄友刚;;从技术建构到社会建构: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抉择——基于空间生产的视角[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强;;浅析小城镇景观环境规划之建筑设计[J];安徽建筑;2010年02期

2 罗湖平;朱有志;;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共生机理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3 李伟;;柏拉图《理想国》与当代都市社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刘磊;徐建三;谢磊;;小品建筑设计方法探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7期

5 赵乐;;论建国十七年时期云南少数民族电影音乐传播的“反哺效应”[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吴国盛;;芒福德的技术哲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陈亮;;从国都到世界城市:北京青年的发展视野和价值追求[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刘慧;;新媒体环境下南京城市形象的媒介传播策略[J];今传媒;2012年07期

9 廖颖;;呼与钢琴演奏[J];北方音乐;2011年12期

10 刘杰;;大众音乐文化对影视剧音乐的影响[J];长城;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一川;;通向北京城市文化精神[A];2011北京两届联席会议高峰论坛文集[C];2011年

2 王一川;;通向北京城市文化精神[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3 韩振武;潘维军;刘可;;城市化,加速还是减速?——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薛智星;;人工湿地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5 李欣;李枝坚;宋延鹏;蔡春;;人本理念下广东“理想城市”愿景及路径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耿波;;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范式创新与文化使命[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李东晔;;近代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与世界城市的建设[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户松芳;;从历史文化维度建构与传播城市形象[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慧钧;;第三章 城市共生论[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10 蒋涤非;;双尺度城市营造——现代城市空间形态思考[A];构建和谐社会的城乡规划——2005年全省城乡规划论文竞赛获奖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伍学进;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4 阳煜华;基于城市设计理论的奥林匹克公园开发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罗昔明;消费主义视域下经典的生成与延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许心宏;文学地图上的城市与乡村[D];浙江大学;2010年

7 宫宝龙;记号的迷思[D];浙江大学;2011年

8 潘妍娜;“回归传统”的理念与实践[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9 李淼;湖南城郊型新农村规划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10 朱晓青;基于混合增长的“产住共同体”演进、机理与建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袁同凯;;地方性知识中的生态关怀:生态人类学的视角[J];思想战线;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1423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423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5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