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社会环境与学科发展——台湾人类学史三题

发布时间:2018-01-22 04:28

  本文关键词: 学科发展 社会环境 人类学史 台湾 出处:《广西民族研究》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知识社会学角度看,社会建构论者认为,一门学科的兴起与发展的过程,往往就是知识生产和社会环境互动互惠的过程。在台湾,由于人类学学科一度曾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军学科,其发展中经历的各种变化往往也是社会环境变换的折射。因此,回顾和反思台湾人类学的历史,及其在知识生产的过程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和互惠,不仅对中国大陆人类学的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而且对于中国社会科学在发展中如何实现本土化和国际化对接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ology of knowledge, social constructionists believe that the process of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a discipline is often a process of interaction and reciprocity between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social environment. Since anthropology once became the leading subject in social sciences, the variety of changes experienced in its development is also a reflection of the change of social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e history of anthropology in Taiwan is reviewed and reconsidered. The interaction and reciprocity between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re not only use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thropology in mainland China. It also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how to realize loc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al science.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教务处;
【分类号】:C912.4
【正文快照】: 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角度看来,所谓科学研究应可以视为人类学文化的一个部分。如果从爱丁堡学派的观点来看,所有的知识都是社会构建的结果。同时,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巴恩斯还认为,科学知识像其他知识一样,也是要受到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的。即使是纯粹的对事实的描述,由于在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庄;;谁比谁傻多少[J];人民公安;2005年24期

2 学诚;;应当充分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J];法音;2005年12期

3 王家斌;我国行政社会环境的双重性特点透视[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4 纪丕霞;;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社会环境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林帆;官痞与雅贪[J];检察风云;2005年18期

6 张开平;;论社会环境对政策执行的影响[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年12期

7 多杰才让;;加强民族团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年06期

8 王素英;;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营造清正廉洁社会环境[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5期

9 于树彬;王婧;刘立华;;从社会环境视角论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李桢峰;李全玲;;社会环境对民族特征的影响——以中亚东干人为例[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楚德江;;论我国有效政府模式的构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江波;;把握三个着力点 创建服务型机关[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柯华;;试论转变政府职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要素[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虞崇胜;郑迎春;;政通才能人和——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5 蔡志祥;;区域研究与国际视野:潮州、香港与东南亚[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建新;;融入整体发展 实现共同进步——简论现阶段我国民族与民族区域发展[A];“两个共同”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冰;马勇;;论社会保障与市场经济的关系[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8 孙懿;;“两个共同”与民族地区发展[A];“两个共同”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杨昌儒;;中国杂散居地区民族关系初探[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10 陈瑞莲;周潭;;善恶评判与我国行政管理观念创新[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平;营造和谐 有序 友好的信访环境和社会环境[N];林芝报;2009年

2 高凤;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定和谐社会环境[N];营口日报;2010年

3 记者 何德敏;为国庆60周年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N];南充日报;2009年

4 中共下花园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李贵军;重视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环境[N];张家口日报;2011年

5 记者张伟东;为城市转型创造和谐社会环境[N];白银日报;2009年

6 记者 莫志强;为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N];闽西日报;2010年

7 记者 苟保平;为改革开放创造稳定和谐社会环境[N];甘肃日报;2004年

8 记者 郭宏颖;提高市民避险自救能力 增强应急队伍作战能力 为沈阳稳定平安创造良好社会环境[N];沈阳日报;2008年

9 南充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张奇伟;为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 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N];南充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文新军;营造和谐稳定环境迎国庆[N];桂林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翠红;郑州市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调研报告[D];郑州大学;2012年

2 袁亦;基于互联网的政治生态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靳秀芬;伦理学视阈下的我国企业慈善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红梅;旅游业中呈现的蒙古族传统文化变迁[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古丽娜·艾尼瓦;新疆少数民族农牧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马雯;西安回坊民族小学教育现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钟林栩;凉山彝族就业现状调查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3年

8 余友前;我国政府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文丽;当代大学生慈善价值观的培育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淑宁;当代城市世居回族价值观的嬗变[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536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4536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c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