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民族间的文化相遇

发布时间:2018-01-22 07:37

  本文关键词: 人之缘在 交流结构 思想相遇 哲学性 世界性 出处:《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民族志文化描述案例,讨论"民族间的文化相遇"拥有的哲学性含义。其一,交流即是人之缘在的基本现象,由此,人类交流基本结构中民族间的文化相遇,表现为文化自我深层结构中认知行为与基础哲学的相遇;其二,结构存在论意义上,这一拥有自身语言维度的"超越西方思想视阈"的"文化间的思想",将跨越时空和话语维度为"所有的文化世界和哲学"所能接受。
[Abstract]:Based on the case of ethnographic culture descrip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hilosophical meaning of "cultural encounter among nations". Firstly, communication is the basic phenomenon of human affinity. The cultural encounter between nations in the basic structur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is manifested by the encounter between cognitive behavior and basic philosophy in the deep structure of cultural self. Second, in the sense of structural ontology, this "intercultural thought", which has its own linguistic dimension, "transcends the horizon of western thought". To transcend the dimensions of time and space and discourse as acceptable to all cultural worlds and philosophies.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08XMZ021)
【分类号】:C95
【正文快照】: 交流是民族间文化相遇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结构存在论意义上人之缘在①的一种基本现象。结构存在论者罗姆巴赫基于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关于人类文化交流现象的观点,在《作为生活结构的世界———结构存在论的问题与解答》中作拓展性的说明,认为人类交流基本结构中民族间的文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彭兆荣;;论“原生态”的原生形貌[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红;林秀梅;赵靖伟;彭振芳;;社会阶层差异对教育过程的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2 张早林;;个人日常社会行为:韦伯社会理论的逻辑起点[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赵玉丽;;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李娉;;列奥·施特劳斯对韦伯事实与价值分野方法论的批判[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张习涛;何新;;沈从文的幽暗意识与文学书写[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金自宁;;《公法与政治理论》:阐释性方法的一个样本[J];北大法律评论;2003年00期

7 黄华彪;李学功;黄云明;;论韦伯的理想类型理论及其在宗教研究中的运用[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管斌;;中国经济法学总论30年研究:关键词视角[J];北方法学;2009年04期

9 陈爱中;;现代时间与新诗[J];北方论丛;2006年02期

10 林林;;法律文化的社会“过程性”[J];比较法研究;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航行;王旭瑞;;陕西网络媒体发展与公众关系调查报告[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郭彦朋;李思遥;;探析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孙玮;;以大众的名义——当前大众传媒的文化民粹主义倾向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5 许瑞芳;;教育史研究的方法论透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6 刘洪岩;马宇歌;;找骂:走进“范跑跑”——网络社区作为公共领域的可能性探讨[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7 钱洪伟;薛向欣;陈红兵;;论环境治理的源头控制策略——产品设计生态化[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8 马漓,

本文编号:1454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454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7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