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西方群际接触理论研究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8-03-11 01:28

  本文选题:群际接触理论 切入点:族际交往 出处:《民族研究》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群际接触能通过增进了解、缓解焦虑、产生共情等机制来提升群际关系,而接触效果的泛化和接触方式的拓展进一步使得群际接触理论的政策应用价值大幅提升。需要注意的是,群际接触的积极效应是有条件和存在限度的。严重违背最优条件可能导致消极接触并对群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而诸如群体文化差异和利益竞争等问题也无法在群际接触的理论框架中得到彻底解决。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政策与群际接触理论的逻辑预设基本一致,群际接触的相关研究对于我国促进族际交往的实践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Abstract]:Intergroup contact can enhance understanding, reduce anxiety, empathy and generating mechanism to improve intergroup relations, expand the generalization and contact effect and contact way further makes the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of policy application value increased dramatically. Note that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intergroup contact is a serious condition and existence limits. Contrary to optimal conditions may lead to negative contact and negative impact on intergroup relations,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problems such as group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competing interests are not in intergroup contact has completely solved. National exchanges blend engagement policy and inter group theoretical logic presupposition is consistent, relevant research on intergroup contact with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promoting China's ethnic relations practice.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多民族国家建设视角下少数民族社会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1CMZ0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NKZXB148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有安;;多民族城市中的族际交往及和谐民族关系构建——基于青海省西宁市的实地调查[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06期

2 关凯;;社会竞争与族群建构:反思西方资源竞争理论[J];民族研究;2012年05期

3 郝亚明;;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现实背景、理论内涵及实践路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琪;;构建多民族共同体的“迪庆经验”:历史、现实与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2 黎相宜;周敏;;抵御性族裔身份认同——美国洛杉矶海南籍越南华人的田野调查与分析[J];民族研究;2013年01期

3 李志农;廖惟春;;“连续统”:云南维西玛丽玛萨人的族群认同[J];民族研究;2013年03期

4 张岳嵩;吴月刚;;试论信任和谐民族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以新疆地区为例[J];民族论坛;2014年11期

5 任勇;;公民教育与认同序列重构: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J];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6 尕藏草;;互联网场域的族际交往[J];青年研究;2014年03期

7 左宏愿;;移民、资源竞争与族群冲突[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8 高明华;;偏见的生成与消解 评奥尔波特《偏见的本质》[J];社会;2015年01期

9 吴新叶;;社会冲突中的涉民族因素及其解决——兼论法治在民族地区的实现[J];学术界;2015年02期

10 廉睿;;现代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发展[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左宏愿;现代国家构建中的族群冲突与制度调控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2 范磊;新加坡族群多层治理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3 冯盛国;两周时期华夷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尹丽莉;跨群体友谊对降低孤儿身份拒绝敏感性的促进作用[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婷燕;群际威胁对外群体帮助行为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年

3 谢丹;多民族地区初中生族际友谊状况与教育对策[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 骆仲楠;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5 耿宇瀚;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社会交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6 张梦然;基于中国交换生性格对其在交流项目中跨文化经历影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7 VICTORIA MULELA;[D];外交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马戎;;中国社会的另一类“二元结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悦中山;杜海峰;李树茁;费尔德曼;;当代西方社会融合研究的概念、理论及应用[J];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02期

3 菅志翔;宗教信仰与族群边界——以保安族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4 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J];社会学研究;2005年02期

5 潘广辉;吴婧;;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欧、美学界的研究[J];世界民族;2006年01期

6 张金岭;;欧洲文化多元主义:理念与反思[J];欧洲研究;2012年04期

7 郝亚明;;美国的种族居住隔离:理论与现实[J];世界民族;2013年01期

8 马晓东;;居住格局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西宁市城东区为例[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郑杭生,李路路;社会结构与社会和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15959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5959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8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