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化”视野下的中国西南地域与民族社会——以“古苗疆走廊”为中心
本文选题:古苗疆走廊 切入点:国家化 出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古苗疆走廊"形成过程的追溯,初步探讨了国家力量、汉族移民及文化对西南边疆地区及各民族社会带来的冲击;认为明清时代西南边疆地区所经历的剧烈的社会变迁,其主要特点就是王朝权力依托"国家走廊"自上而下地开展"国家化"整合过程,其地域及族群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与宏大的"国家叙事"间有着内在因果关联;进而对前近代时期的"国家化"等内涵进行了若干理论梳理与探讨。
[Abstract]:Through tracing back to the forming process of the "Ancient Miao Jiang Corridor", this paper preliminarily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the national power, Han nationality immigrants and culture on the southwest frontier area and the society of all nationalities, and thinks that the southwest frontier area experienced drastic social change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ts main feature is that dynasty power relies on "national corridor" to carry out "nationalization" integration process from top to bottom, the formation of regional and ethnic cultural diversity and the grand "national narrative" has an inherent causal relationship; Furthermore, the connotation of "nationalization" in the pre-modern period has been combed and discussed theoretically.
【作者单位】: 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贵州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会;
【基金】:2010年贵州大学文科重点学科及特色学科重大科研项目:“国家整合与民族社会”(项目编号:GDZT2010) 2012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托研究项目:“苗疆走廊研究”(项目编号:2012GM081)
【分类号】:C9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志强;张旭;;前近代时期的族群边界与认同——对清代“苗疆”社会中“非苗化”现象的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史继忠;;驿道提升贵州战略地位[J];当代贵州;2011年10期
3 史继忠;贵州置省的历史意义[J];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03期
4 陈国安;史继忠;;试论明代贵州卫所[J];贵州文史丛刊;1981年03期
5 曹端波;;国家、族群与民族走廊——“古苗疆走廊”的形成及其影响[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6 田书清;;古苗疆走廊与贵州教育的关系——基于明、清进士分布的统计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7 杨志强;;文化建构、认同与“古苗疆走廊”[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8 李惟白;试谈贵州少数民族音乐形成的特点[J];贵州民族研究;1985年01期
9 严奇岩;;贵州未识别民族人口的分布特点和历史成因[J];民办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10 蓝武;;明代广西地区改土归流的多重性特征[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媛媛;;明清徽州粮食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杨涛;;从“路程”到指南看道德观的变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3 姜丽丽;;论《广志绎》中的旅游思想[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2期
4 阚海娟;;读《齐东野语》札记[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左鹏,张修桂;明清水患与江汉社会[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6 滕新才;;徐霞客“刻意远游”论[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王常红;王汝虎;;王士性《五岳游草》与晚明旅游风尚[J];飞天;2010年16期
8 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从文明交融走向社会时尚[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06期
9 刘亮;;“夷”字之争及其背后的主权逻辑[J];经营管理者;2011年02期
10 王文光;朱映占;;承认与认同: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身份建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狄金华;被困的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陈清慧;明代藩府刻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何丽;柳州城市发展及其形态演进(唐~民国)[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杨永福;滇川黔相连地区古代交通的变迁及其影响[D];云南大学;2011年
6 高月;清末东北新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7 盛义龙;未识别民族法律地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红卫;明清安丘曹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陈风波;江汉平原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户行为变迁[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10 陈慧;清代中朝图们江界务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俞孔坚;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动向——文化线路[J];城市问题;2005年04期
2 黄修明;;关于唐代剑南道与吐蕃、南诏交通路线的几个问题——与冯汉镛同志商榷[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3 谈琪;广西“改土归流”的社会基础[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4 王继红;罗康智;;论明代贵州卫所建置的特点及其职能[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杨志强;张旭;;前近代时期的族群边界与认同——对清代“苗疆”社会中“非苗化”现象的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王琨;稳步推进贵州旅游倾力打造旅游大省——贵州省副省长包克辛访谈录[J];当代贵州;2004年08期
7 史继忠;;驿道提升贵州战略地位[J];当代贵州;2011年10期
8 史继忠;;移民大潮推动贵州开发[J];当代贵州;2011年12期
9 史继忠;;试论贵州省的形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10 黄才贵;《黔苗图说》与民族识别[J];贵州民族研究;1996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娄清;[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曾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德龙;清代贵州《百苗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延安;;《苗疆闻见录》价值略说[J];学理论;2010年22期
2 王君;马静;;重构“古苗疆走廊”——记贵州大学“古苗疆走廊”与贵州文化建设论坛[J];民族论坛;2012年10期
3 曹端波;;国家、市场与西南:明清时期的西南政策与“古苗疆走廊”市场体系[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4 汤芸;;“边疆”的现代表征与视野传递——20世纪前期的苗疆构想与学术实践[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5 沈乾芳;马国君;;苗疆开辟与苗疆社会的重建——以雍乾时期黔东南土司设置为视野[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6 张中奎;;论清帝国治理苗疆的文教政策[J];安顺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7 杨涛声;壮哉!苗疆古城垣[J];当代贵州;2005年11期
8 安琪;;图像的“华夷之辨”:清代百苗图与苗疆历史的视觉表述[J];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9 张振兴;;论葛藤与湘西苗疆苗族文化之关系——兼论对当代的借鉴价值[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2年02期
10 杨志强;;文化建构、认同与“古苗疆走廊”[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程泽时;;民国初年苗疆之“寨款”理讼——以清水江文书为中心[A];2013年中国民族法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龙 胡政 易兴华 特约记者 黄前生;打通苗疆“开放路”[N];铜仁日报;2014年
2 解黎晴;徘徊在湘西苗疆边墙[N];中国审计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张春阳;散尽的苗疆烽烟[N];铜仁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小梅 实习生 张新雨;专家学者热议贵州文化建设[N];贵州日报;2012年
5 记者 戴勤 蒋剑平 通讯员 向云峰;“苗疆要区”深耕民俗文化[N];湖南日报;2013年
6 董耀会;万里长城纵横谈(二十三)[N];西部时报;2005年
7 本报首席记者 郑劭清;苗疆深处“扁担精神”[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8 郭俊 刘忠培;色彩多样的古苗疆走廊[N];中国民族报;2014年
9 主持人:实习生 张新雨 本报记者 王小梅;搁浅在时光深处的“古苗疆走廊”[N];贵州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王小梅 实习生 张新雨;重构“古苗疆走廊”[N];贵州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胜勇;清朝经营贵州苗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谭必友;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D];兰州大学;2006年
3 孙秋云;18世纪汉文明向苗疆的传播及苗文明的回应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4 张振兴;清朝治理湘西研究(1644-1840)[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娟;18世纪湘西苗疆社会观念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曹淑丽;清代对苗疆地区的法律治理[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婷;清代湘西苗疆教育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4 彭春芳;明清时期湘西苗疆“边墙”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项玮;湘西苗疆抗战动员研究(1936-1938)[D];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
6 袁昌曲;治乱之间[D];西南大学;2010年
7 任均尚;论清前期贵州苗疆的经济开发[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吴才茂;信仰与叛乱[D];西南大学;2009年
9 伍磊;傅鼐湖南苗疆治理政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10 马国君;对清朝“改土归流”的再认识[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004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600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