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十二小邦”年代考辨
本文选题:吐蕃 切入点:十二小邦 出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晚期藏文史书认为,"十二小邦"的存在年代在传说中的吐蕃第一位赞普聂赤赞普之前,而学术界有认可这种说法的观点,也有观点认为"十二小邦"存在于6世纪或者吐蕃王朝建立之前。本文根据藏文资料,特别是敦煌古藏文文献中的有关记载,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十二小邦"的存在时间大致在6世纪到7世纪初期。
[Abstract]:In the late Tibetan history book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existence of "12 Little Bang" was before the legendary first Zamu Nie Chi Zamu in Tibet, but the academic community has the view that this view is accepted. There is also a view that "12 Little States" existed in 6th century or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ubo Dynast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is according to the Tibetan literature, especially the relevant records in the ancient Tibetan literature of Dunhuang.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existence of "12 small states" is from 6th century to the beginning of 7th century.
【作者单位】: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
【分类号】:K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巴桑旺堆;;《韦协》译注(一)[J];中国藏学;2011年01期
2 何峰;;吐蕃尚论沿革研究[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坤新;;邓小平西藏民族问题思想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葛艳玲;李世勇;;浅析蒙元与甘青藏族关系的建立及民族间的友好往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陈永刚;;古代会盟中的仪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以唐蕃间会盟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4 王小甫;;蒙古崛兴与政治文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三木才;;关于“苯神血祭”仪轨与都兰吐蕃古墓——吐蕃殡葬文化研究系列之一[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1年03期
6 康苗苗;;明代政府对川西藏族的管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4期
7 噶仲·洛朗巴;刘立千;;噶厦印谱译注[J];中国藏学;1990年01期
8 陈践践;;《P.T.990如来佛降服大王记》译注札记[J];中国藏学;1992年02期
9 乔政;吐蕃奴隶制社会经济初探[J];中国藏学;1994年01期
10 申新泰;略谈西藏封建农奴制的形成[J];中国藏学;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褚俊杰;;敦煌古藏文本《般若心经》研究——同藏文大藏经本、梵文本和汉文本的语词比较[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2 王尧;;从《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八卦》在西藏看古代哲学思想的交流[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3 陈践践;;藏语ring-lugs一词演变考——敦煌藏文古词研究之一[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4 朱悦梅;;多元宗教文化影响下吐蕃职官管理制度的形成[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5 李宗俊;;唐代中后期唐蕃河陇之争与疆域变迁[A];唐史论丛(第十五辑)[C];2012年
6 王川;;昌都地区近现代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A];西部发展评论(2005年第3期 总第17期)[C];2005年
7 刘颖;;莫高窟吐蕃时期的维摩变及其信仰[A];美术学研究(第2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卓嘎;藏族天文历算传承模式及其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樊秋丽;陇右汪氏家族兴衰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郝二旭;唐五代敦煌农业专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余锦龙;中印关系中的西藏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龙珠多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杨毛措;聂赤赞普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王蓓;《格萨尔王传》与多康地区藏族族群认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扎西卓玛;藏传佛教佛经翻译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陈立明;藏门珞民族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芳芳;云南迪庆藏族建筑门饰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嘉尧;藏族传统生态文明与藏区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3 谢光典;公元七至九世纪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历史地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马丹丹;蒙藏委员会与蒙藏事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曹培;和硕特蒙古在藏史事述论[D];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
6 黄全毅;五世达赖喇嘛对西藏的治理和改革[D];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
7 仁旦卓玛;吐蕃碑文文法特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于孟林;驻藏大臣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李春燕;从清季涉藏英人看英国对藏政策的演变[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孟娜;清末民初十三世达赖喇嘛两次出走述评[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金菊;藏族民歌与宗教的关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2 保罗,孙林;“■”考[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3 黄颢;聂赤赞普时的民俗内容[J];西藏民俗;1996年04期
4 陈崇凯;聂赤赞普在位时间及吐蕃悉补野时期历史坐标考略[J];西藏研究;2003年02期
5 仇保燕;世人肩上有盏灯[J];西藏民俗;1999年01期
6 何峰;;论吐蕃政治文明进程[J];中国藏学;2010年03期
7 嘎玛丹增;;站在过去城堡的门口[J];中国西藏(中文版);2012年02期
8 石硕;隐喻与权力:藏地古代的谜歌——德乌(LDEVU)[J];中国藏学;2000年02期
9 辛存文;雪域名山传[J];中国土族;2002年02期
10 王另先;论西藏奴隶制形成发展的几个时期[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藏族金属雕铸艺术[N];西藏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毛措;聂赤赞普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南木塔;浅谈敦煌藏文古文献P·T·1038[D];西藏大学;2014年
2 更合才让;吐蕃六氏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40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640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