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论跨境民族概念及其理论维度——兼论中国语境下民族概念类型化转向

发布时间:2018-03-21 17:40

  本文选题:民族 切入点:族群 出处:《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跨境民族研究中,民族的概念范畴决定跨境民族概念及其理论维度。在中国时空和语境下,西方民族概念、斯大林民族概念和中国民族概念构成了民族概念理论和现实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并不存在普适的民族概念。民族概念及其理论的多样性使本身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的跨境民族在理论和现实上存在诸多困境。民族概念的类型化赋予跨境民族概念及其理论适宜的维度,为跨境民族研究提供了有效路径。
[Abstract]:In the study of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the concept category of nationality determines the concept of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and its theoretical dimension. Stalin's national concept and Chinese national concept constitute the field of the theory and reality of national concept. There is no universal national concept in this field. The diversity of national concepts and their theories make the cross-border nationalities with particularity and complexity have many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difficulties. The appropriate dimension of the concept of cross-border nationality and its theory, It provides an effective way for cross-border ethnic study.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跨境民族政治发展研究——以德宏跨境民族为例”(项目编号09c0063)
【分类号】:C9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永辉;;民族概念:话语权与学理性——中央“12条”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之一[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潘蛟;“族群”及其相关概念在西方的流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张兴堂;;论跨界民族的特殊性[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5期

5 高永久;秦伟江;;“民族”概念的演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亓鑫铭;;论民族的属性——从系统论看斯大林民族定义的不科学性[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7 周传斌;论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J];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04期

8 龚永辉;论和谐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J];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9 杨文炬;民族的属性与社会主义民族概念的问题[J];民族研究;1986年06期

10 邸永君;“民族”一词见于《南齐书》[J];民族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健吾;;民族、宗教问题与和谐四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李正亭;孔令琼;;云南疆界变迁对边地民族发展的历史作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李瑞君;;试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与时俱进[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王国勇;;布依族地区村级治理:政治文化的影响及意义[J];布依学研究;2004年00期

6 钟雨琳;;建立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必要性探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0期

7 姬敏;;论国家安全构建中的民族问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8期

8 沈桂萍;;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当代的新发展[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张军;;谈辞书对“民族”一词的释义[J];辞书研究;2008年06期

10 麻三山;;族群·情感·和谐社会构建探讨[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大鸣;;侨胞与族群边界的维持(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金柄珉;;试论跨国民族的多重认同——以对中国朝鲜族认同研究为中心[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3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4 王国勇;;布依族地区村级治理:政治文化的影响及意义[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5 苏成;;以民族和谐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曹兴;;多重国际舞台中的库尔德人问题[A];2004年度全国世界民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段超;田敏;李俊杰;;共赢之举——加强跨境民族文化交流与互动[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A];2006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暨甘肃研究基地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吴大华;罗德慧;;胡锦涛同志的民族法制思想初探[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10 关心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权益法律保障探析[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蓝波涛;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常倩;商周至魏晋南北朝羌人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怀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龚霄侠;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方立;跨境民族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2 白伊古丽;论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创新途径[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董素云;民族福利与民族认同的建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原春燕;平山木柄瑶的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盘金贵;边境瑶族村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覃志鹏;广西民族自治地方成立逢十周年庆典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武应明;改革开放以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陈永剑;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胡锦;语文教科书中族群文化选择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刘芬;新疆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戎 ,潘乃谷;赤峰农村牧区蒙汉通婚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2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3 马戎;重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新的历史条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4 马戎;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7 孙建中;论国家主权与民族自决权的一致性与矛盾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8 舒瑜;胡飞飞;;迫力下的社会科学需要诙谐———王铭铭教授访谈录[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年03期

9 陈琳国;论中国古代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10 钱海源;帝国主义的战略阴谋:在中国搞意识形态多元化[J];当代思潮;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都永浩;;对民族共同体的多维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5期

2 彭清深;雪润繁锦秀 风倦四维宽——从《汉民族发展史》到《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3年01期

3 黄向春;客家界定中的概念操控:民系、族群、文化、认同[J];广西民族研究;1999年03期

4 尹可丽;;族群社会心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5 大禹;人与环境及人与文化——依山依水族群文化与社会发展研讨会述评[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u嵓胰,

本文编号:1644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644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4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