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权民族在“族裔异质国家”的构建
本文选题:宪法 切入点:族裔异质国家 出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摘要】:族裔是在种族、语言、宗教或文化上具有某种可区别属性的人类共同体。族裔异质国家是多个民族成立或拥有的国家,其主权民族的构建有"代表式构建"和"共同创设式构建"两种方式。中华民族作为中国主权的实际享有者,应当在宪法层次予以确认和构建。
[Abstract]:Ethnicity is a human community with a certain distinguishing attribute in race, language, religion or culture. Ethnically heterogeneous States are States founded or owned by multiple peoples, There are two ways to construct its sovereign nation: "representative construction" and "co-creation construction". The Chinese nation, as the actual owner of China's sovereignty, should be confirmed and constructed at the constitutional level.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宪法的民族观及其中国意义研究”(11BMZ002)
【分类号】: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占荣;;论主权民族在“族裔同质国家”的构建[J];民族论坛;2011年1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怀光;韦应举;;回眸:流行文化合法化30年[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陈凡峰;余聪;;试论后冷战时期民族主义对中国的积极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
3 蔡美花;延边朝鲜族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东疆学刊;2004年04期
4 李娅雯;;盛开的民族奇葩——试从民族主义简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战片大获成功的原因[J];电影评介;2009年18期
5 魏薇;;当代韩国分断电影初探[J];大众文艺;2012年02期
6 秦建荣;;欧盟一体化进程中的欧盟法与民族主义[J];法制与社会;2011年31期
7 郑鹏;颜广文;;论中国特色的民族主义理论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8 吕建文;;冷战后世界民族主义的新特点[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花永兰;;国内外民族主义问题研究现状[J];国际资料信息;2005年11期
10 梁云祥;;中日民族主义比较研究[J];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治江;;略论马列主义关于民族主义的理论[A];2007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张践;;宗教的类型对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8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2 吴亮;中国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陈丽明;民族联合途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宋鑫华;民族关系协调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李莉;近代中国的媒介镜像:《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中国报道研究(1927-1940)[D];上海大学;2011年
6 朱碧波;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7 杨泽喜;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作用下的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D];武汉大学;2011年
8 乌小花;当代世界民族宗教问题与世界和平[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潘广辉;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胡涤非;近代中国政治变迁中的民族主义[D];复旦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甘阳;走向“政治民族”[J];读书;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道格拉斯·怀特 ,庄礼伟;犹太人:坚硬的族裔[J];南风窗;2002年21期
2 ;菲律宾国父黎刹族裔首次回乡谒祖[J];八桂侨史;1999年02期
3 ;美国各个族裔的区域分布和职业情况[J];世界博览;2013年04期
4 施琳;;论美国族裔问题研究——理论综述与发展前瞻[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02期
5 荣筱箐;;我在美国说相声[J];人民文摘;2009年09期
6 ;加拿大华人近百万[J];八桂侨史;1996年01期
7 玛丽塞·波特文;朱世达;;在加拿大反歧视政策中族裔出身和“种族”统计的作用[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6年01期
8 王建华;黄一超;张丽娟;;论美国族裔关系调控的价值取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朱锡强;张芬梅;;中国“火凤凰”——美国各族裔中的华裔[J];中国民族;1992年11期
10 赵文嘉;;南非弱势族裔优待政策刍议——以美国少数族裔优待政策为参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施琳;马迎雪;;当前美国的族裔冲突及其多样化应对机制研究[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杜枫;李志刚;;中国城市的非洲族裔区经济:以广园西路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 泓;美国的族裔格局与族裔政策刍议[N];学习时报;2005年
2 施琳 马迎雪;美国是如何处理族裔冲突的[N];中国民族报;2011年
3 一娴;正确对待族裔身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4 王悠然 编译;新西兰族裔间不平等状况加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施琳(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美国人的族裔观[N];中国民族报;2001年
6 田建明;回避“民族”的美国民族政策[N];中国民族报;2007年
7 高原;糖尿病高发族裔祸首并非遗传[N];人民日报;2007年
8 刘力达;法兰西:“隐性”的民族与“显性”的民族问题[N];中国民族报;2010年
9 赵琼;谁动了我的课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10 ;华媒吁联手抗争“逆向歧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增美;族裔性与文学性之间[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爱民;美国多元文化主义起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远;散居族裔对原居国外交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0年
2 郑毅;散居族裔批评视域下的《梦娜在希望之乡》[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潘睿;超越族裔性:李立扬诗歌的诗学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4 赵明利;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族裔身份:任碧莲作品《爱妻》的多元文化解读[D];厦门大学;2007年
5 叶珍;非白人文学母女写作中的族裔文化认同[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嫣然;挣脱族裔枷锁 展现多元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7 屈郡;价值转变、中心消解和成功皈依[D];武汉大学;2006年
8 彭薇;主人公身份的回归[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9 谢燕燕;族裔内外的探寻[D];厦门大学;2009年
10 章晶;从父辈到子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52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652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