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民族社会工作概念辨析

发布时间:2018-04-18 12:22

  本文选题:社会工作 + 民族社会工作 ; 参考:《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年05期


【摘要】:2014年11月1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民族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同年12月27日至28日,首届全国民族社会工作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与会学者对什么是民族社会工作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足见对民族社会工作的概念进行辨析的必要性。从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界定民族社会工作的概念是构建民族社会工作知识体系与发展实务技术的前提条件。文章结合中国语境中民族的含义和国际社会工作以及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实践,以服务对象的民族特征为基准对民族社会工作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Abstract]:On Nov 1, 2014, the National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China Social work Education Association was established in Beijing.From 27 to 28 December of the same year, the first national symposium on ethnic social work was held at the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It is necessary to differentiate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social work.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defining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social work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constructing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national social work and developing practical technology.Based on the meaning of nationality in Chinese context and the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and social work in China, this paper defines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social work on the basis of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rving object.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分类号】:C95;C9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高永久;秦伟江;;“民族”概念的演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徐杰舜;论族群与民族[J];民族研究;2002年01期

3 纳日碧力戈;民族与民族概念再辨正[J];民族研究;1995年03期

4 王思斌;;民族社会工作:发展与文化的视角[J];民族研究;2012年04期

5 任国英;焦开山;;论民族社会工作的基本意涵、价值理念和实务体系[J];民族研究;2012年04期

6 王旭辉;柴玲;包智明;;中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路径:“边界跨越”与“文化敏感”[J];民族研究;2012年04期

7 殷妙仲;;专业、科学、本土化:中国社会工作十年的三个迷思[J];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乃柱;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实践与理论建构[D];兰州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琳华;;运用专业社会工作解决和预防农村赌博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9期

2 冯军芳;田昊然;;试论小组工作在辅导员工作专业化中的优势[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3 黄晓;周峰;;当前县级医院医患关系处理引入社会工作的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吴静;;运用团体社会工作帮助贫困大学生成长的思考[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巫兰英;;论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构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曹婷婷;周倩;吴涵;;高校团干部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必要性及途径[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李祥专;;人口老龄化下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困境与出路[J];蚌埠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8 郭景萍;现代社会工作的基本特征:制度化利他主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9 魏爽;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自我成长小组”模式初探[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10 杨荣;;功能与角色:中加社会工作者比较——以社区发展为视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冬红;;社会工作在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建设中的运用[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锋;;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胡阳全;;佤族服饰文化与音乐舞蹈文化的社会学阐释[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瑞德;;社会参与:构建老年资本的重要途径——以一个微观社会学的视角[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二[C];2006年

5 王瑞华;;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企业社会工作探析[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黄耀明;;外展社会工作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中的实践分析——以漳州市救助中心外展行动为例[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莹;;危机干预模式对受灾者的个案介入——以漳州市救助管理工作为例[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黄耀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的老年人机构照顾[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杨竹;;试论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贵州中的作用[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萍萍;;社会工作实践中价值认同的困境——以贵阳市“关爱老人·青春行动”活动为例[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学森;我国毛南族聚居区传统体育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查明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选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贺琳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刘岚;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制度框架及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姜南;云南诸葛亮南征传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吕庆燕;藏族、汉族青少年族群态度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玲;中越跨境民族文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艾清;牛录—新疆锡伯族族群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董强;改革开放以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跨界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飞;西部农村老年人口对社会工作的需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希哲;困境与出路[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匡纯清;城市低收入社区构建学习型社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高彩云;偏人族群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董素云;民族福利与民族认同的建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覃志鹏;广西民族自治地方成立逢十周年庆典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张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王蓉;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9 牛立然;我国单亲家庭子女心理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李芳辉;政府视野下的孤残儿童融入社会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戎;;中国社会的另一类“二元结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费孝通;农村、小城镇、区域发展──我的社区研究历程的再回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3 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4 谢克凡;;中国医院社会工作的先行者——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个案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左芙蓉;北京基督教青年会的历史研究现状与档案资料综述[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6 王思斌;非协调转型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沈黎;刘斌志;;美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历史经验与文本解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李洪杨;;中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简史初探[J];才智;2009年24期

9 程路;陈宇鹏;;国际贸易商人的社会融入机制研究——以浙江省义乌市JMS社区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汪群龙;;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本土化诉求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慧霞;国际人权法视野下少数群体权利保护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丽霞;社会转型时期清真寺的社会功能与乡村治理[D];兰州大学;2011年

2 徐亚丽;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田金娜;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农村社区发展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4 高学军;试论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变迁与户籍制度的变革[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刘丽;儒家社会保障伦理思想探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何乃柱;他者眼中的拉卜楞社会[D];兰州大学;2009年

7 闫涛;信任与双重关系: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中的专业界限[D];复旦大学;2010年

8 宋婷婷;桂林农村回族养老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彬宁;农村社区参与式发展研究与社会工作的介入[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房德仁;提案工作知识[J];协商论坛;2005年05期

2 房德仁;提案工作知识[J];协商论坛;2005年06期

3 房德仁;提案工作知识[J];协商论坛;2005年07期

4 房德仁;提案工作知识[J];协商论坛;2005年10期

5 房德仁;提案工作知识[J];协商论坛;2005年03期

6 ;反家暴工作知识(四)[J];中国妇运;2014年06期

7 ;反家暴工作知识(五)[J];中国妇运;2014年07期

8 房德仁;提案工作知识[J];协商论坛;2005年08期

9 ;反家暴工作知识(三)[J];中国妇运;2014年05期

10 房德仁;提案工作知识[J];协商论坛;2005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冯永刚 郇玉亮;吉航公司实现外场工作知识共享[N];中国航空报;2008年

2 记者 郑娜 尤佳 实习生 陈宁;500志愿者服务煤炭博览会[N];发展导报;2007年

3 记者  严志亮 通讯员  朱建春;市政协举办首期委员培训班[N];金华日报;2006年



本文编号:1768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768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7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