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裕固族传统婚俗的社会性别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21 01:05

  本文选题:裕固族 + 婚俗 ; 参考:《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03期


【摘要】:裕固族传统婚俗中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别内涵。在正式婚姻和非正式婚姻形式中,特别是在婚礼习俗如戴头面仪式、打尖踏房仪式、阿斯哈斯仪式及婚礼歌谣中都渗透着裕固族人的性别观念与性别意识。婚俗中反映出明确的男女性别角色意识、分工意识和合作意识,对家庭结构的影响是,裕固族人既有女性主导型家庭模式,也有男性主导型家庭模式,同时两性在婚姻家庭中具备平衡协调意识。这对当今现实有一定启示意义。
[Abstract]:Yugur traditional marriage custom contains rich social gender connotation. In the formal and informal forms of marriage, especially in the wedding customs such as wearing the head ceremony, tapestry ceremony, Askas ceremony and wedding ballad, Yugur people's gender concept and consciousness are permeated. The marriage custom reflects the clear gender role consciousness, division of labor consciousness and cooperation consciousness of men and women. The influence on family structure is that Yugur people have both female-dominated family model and male-dominated family model. At the same time, both sexes have a sense of balance and coordination in marriage and family. This has certain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to present reality.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外语学院;
【基金】: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变迁的社会性别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1XMZ021)的阶段性成果 甘肃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农村发展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基金资助
【分类号】:K89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姚 力;裕固族帐房戴头婚再研究[J];民族研究;2002年03期

2 廖杨;图腾崇拜与原始艺术的起源[J];民族艺术;1999年01期

3 刘秋芝;裕固族的礼仪歌及其功能解读[J];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03期

4 贺卫光;裕固族婚俗中的“尧达”及《尧达曲格尔》[J];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01期

5 关长龙;中国日月神话的象征原型考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宁;钱永平;;现代化进程中的羌族文化研究——以羌族“释比”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严然;吴丹;;石林彝族刺绣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方潇;;法律与自然、社会:天学视野的关联及其现代意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4 吕小琴;;进一步深化会馆研究的力作——评王日根《中国会馆史》[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5 蒋星梅;;侗族的农耕祭祀与节日民俗[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6 赵昀峰;;浅议历史人类学与田野调查——从早期西方人类学起源谈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7 黄善强;;龙歌文化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8 周洪;;广告的非宗教性信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9 夏杰平;;“宗教”概念的人类学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10 唐雪莲;郭雯;;“御宅族”大学生的人际传播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汝能;;发展检察文化促进执法规范的思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孙彩燕;;儒家“孝悌”观的当代反思[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3 谭晓霞;;现代背景下的八宝镇巫术现状浅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4 陈丽琴;;西林民间艺术生态探论[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5 卓高生;;现代社会公益精神价值的多维审视[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谭志国;;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中国饮食文化研究[A];食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5食文化与食品企(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雷国强;;畲族盘瓠传说的原始文化内涵及其功能初探[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6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王许人;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的关系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9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田夏彪;文化认同视域下大理白族教育互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晏卿;黑龙江皮影艺术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均利;清代外销画表现的民俗文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5 何惠;嫦娥形象的生成和演变[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万觉鸣;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文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芳;《越策越开心》语言艺术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张蒲香;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9 蒋红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困境及纾解[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李智勇;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及实施途径[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康信;陆庆伍;张振标;;江苏邳县大墩子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研究[J];考古学报;1974年02期

2 廖杨;图腾崇拜与原始宗教的起源[J];广西民族研究;1998年01期

3 贺卫光;论边缘文化与复合型文化──以裕固族及其文化的形成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02期

4 吕光天;;论解放前牧区蒙古族的家庭与婚姻[J];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03期

5 严文明;;甘肃彩陶的源流[J];文物;1978年10期

6 高启安;;裕固族解放前的婚俗[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7 许良国;;从文身看原始宗教和艺术[J];学术月刊;1984年02期

8 张锡禄;白族对鱼和海螺的原始崇拜初探[J];云南社会科学;1982年06期

9 郑海;原始舞蹈初探[J];云南社会科学;1986年01期

10 饶远;云南彝族体育与原始宗教关系初探[J];云南社会科学;198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启安;;关于裕固族东迁传说的研究[J];甘肃理论学刊;1990年03期

2 张掖市社科联课题组;田自成;张兴隆;安永香;;裕固族的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状况考察报告[J];社科纵横;2008年07期

3 张兴隆;田自成;安永香;;裕固族的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状况考察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阎天灵;试论藏传佛教文化区域特征形成中的文化接触因素———以肃南藏传佛教文化区为例[J];西北史地;1999年01期

5 戴人杰;;u*直婚俗[J];苏州杂志;2002年01期

6 封彩梅;汉水中上游婚俗现代转型的文化考察[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7 高永聪;;日本农村婚俗[J];农民科技培训;2009年03期

8 李建宗;马光;;口头文本的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01期

9 林清书;;与天人感应观相关的福建婚俗语汇[J];龙岩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孟兆芬;;蒙古族传统婚俗与现代英国婚俗异同叙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琦;;广播电视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A];2010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高峰论坛专刊[C];2010年

2 扈海鹂;;马克思文化理想与社会性别视角的当代解读[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3 孙立群;;浅论甘肃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与创新[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学明;肃南民族文化研究成果颇丰[N];张掖日报;2006年

2 记者 蓝建中 王波 何璐璐 宋宗利 穆黎明;金秋多吉日 异国说婚俗[N];经济参考报;2010年

3 本报驻仰光记者 李志强;缅历十月,青年男女扎堆结婚[N];光明日报;2010年

4 赵彤;三个甘肃独有少数民族民间文化面临失传危机[N];人民政协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梁生红;草原歌声美[N];张掖日报;2010年

6 ;甘肃省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N];甘肃日报;2007年

7 记者 谢利江;我市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N];张掖日报;2007年

8 钟 莉;裕固族文化濒临失传[N];中国文化报;2004年

9 见习记者 徐世鹏;我市大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N];张掖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张俊德 刘泽;文化之树硕果累累[N];张掖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卫华;春节习俗与女性身份意识[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林翠菊;福安婚俗的现代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虹;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七夕民俗流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邢迎迎;性别建构与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4 葛菁;美女作为消费图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5 王满;中日民俗中禁忌文化的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邓晓娟;中西礼仪文化之比较[D];兰州大学;2012年

7 马晓荣;地域环境对冥婚文化现象影响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80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780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2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