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传统再造中的仪式秩序与空间认同——对云南省石林县月湖村“祭山神”仪式的人类学分析
本文选题:祭山神 + 乡土传统再造 ; 参考:《学术探索》2012年10期
【摘要】:民族村寨文化的复兴重构是其发展变迁过程中的一种现代性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月湖村"祭山神"仪式的复兴与再造,不仅是草根社会对民间信仰的象征性表达,同时也因当下村寨场域的特殊空间格局和维系社区现实生活秩序的结构性需求,而被赋予了新的地方性社会文化功能,成为文化主体对乡土社会空间的隐喻性建构和草根性认同。
[Abstract]:The rejuven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village culture is a modern adaptation in the course of its development and vicissitud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revival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ceremony of "sacrificing mountain gods" in Yuehu Village is not only a symbolic expression of folk belief in grassroots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the special spatial pattern of the village field and the structural demand to maintain the order of the real life of the community, it has been endowed with new local social and cultural functions. It becomes the cultural subject's metaphorical construction and grass root identity to the local social space.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基金】: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XMZ037)
【分类号】:C9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肖青;;民族村寨文化的现代建构逻辑[J];思想战线;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稔穰,姜良存;蒲松龄对两种文化传统的继承与整合[J];蒲松龄研究;2000年Z1期
2 宋燕鹏;张素格;;石家庄市“城中村”村落文化调查研究之一——裕华区槐底村民间信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3 刘旭;;《雷雨》的戏剧意象及其象征性[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黄晓伟;;浅析台湾同胞寻根之旅蕴含的亲缘和地缘文化[J];八桂侨刊;2010年04期
5 石明圆;“雷雨”意象的文化阐释[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余霞;;跨文化传播与各民族文化间的关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3期
7 赵箭平;;继承和发扬传统民俗的理性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7期
8 万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的主体意识——以民间文学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萧放;中国民俗文化特征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高强;;人格的黄帝与神格的黄帝[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2 谭晓霞;;现代背景下的八宝镇巫术现状浅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3 甘满堂;;闽侯县农村居民的宗教信仰与宗教体验——兼与全国汉族地区调查数据比较[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玮琳;;廊桥信仰文化的社会功能——以寿宁廊桥为研究对象[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孝军;郝利荣;;汉代画像中“捞鼎”及其象征意义——兼论董仲舒天的哲学思想表现以及汉代民间生死信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春梅;;论匈奴族文化中的宗法特征[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常宏;;草原文化理论研究的方法论解析——从社会人类学功能主义学派的角度探讨当前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8 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9 李沛容;;传统与现实:医学人类学视野下的民俗医疗体系——以木里藏族自治县为例[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10 王鉴;;教育人种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学森;我国毛南族聚居区传统体育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4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伟;索伦鄂温克宗教信仰:仪式、象征与解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李传英;幼儿园课程知识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田夏彪;文化认同视域下大理白族教育互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朋君;民俗视野中的迟子建小说创作[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刘丽;苗族崇龙习俗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姣美;明清以来的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D];湘潭大学;2010年
4 邵焕举;“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罗红流;民俗视野中的上林壮族师公戏[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兰春;南丹白裤瑶拉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郑青青;越南民间信仰中的中越异源鬼神圣崇拜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孟振兴;大瑶山盘瑶木薯酒工艺的科技人类学考察[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白洁;岁时节日中“旺火”习俗的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王小明;湟中农民画的民俗文化学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施惟达;民族村寨文化的现代建构[J];民族艺术;2004年04期
2 施惟达,魏东;民族文化,在阐释与建构中发展[J];思想战线;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心林;土家族民间信仰的变迁——以拉西峒村为个案[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陈心林;土家族民间信仰的功能研究——以拉西峒村为个案[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3 石奕龙;闽台民间信仰的表层差别及其原因[J];台湾研究集刊;1999年03期
4 王志清;;“东北亚民族民间信仰高级研讨会”召开[J];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06期
5 王默;;土族民间信仰的民族心理学解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陈太福;广西民间信仰述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7 刘开;;泉州华侨华人与改革开放后的泉州民间信仰[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5期
8 聂洪辉;;如何发挥民间信仰在促进平民慈善事业中的作用[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9 杨兵;冯盖骅;;蒲县东岳庙和庙会及其思考[J];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04期
10 鄂崇荣;;对汉藏边界汉族民间信仰中神祗和仪式的田野调查——以乐都县中坝藏族乡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家洲;;福州民间信仰对日本华侨社会的影响[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2 厦门市委统战部课题组;;从厦门看城市化进程对宗教工作的影响[A];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统一战线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郭志超;;泰国报德善堂的大峰祖师信仰和社会实践[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岑贤安;;壮族麽教信仰探析[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5 牟钟鉴;;宗教在当今中国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6 段琦;;宗教生态失衡与中国基督教的发展[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4集)[C];2009年
7 林俊华;;扎坝“走婚部落”的历史与文化[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8 胡晓娟;;北宁市满族“老天地”祭祖仪式的调查[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9 姚蓓琴;;从浦东宗教现状看上海新农村建设中的宗教问题[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10 王建新;;民族宗教研究的理论创新及拓展[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匡为;正确对待现阶段的民间信仰[N];中国民族报;2004年
2 谭亚男 曹赛娟;积极探索民间信仰管理思路[N];湘声报;2008年
3 记者 肖飞 通讯员 凌冰;福建省政协就加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提出建议[N];人民政协报;2002年
4 龙平久;少数民族民间信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N];贵州民族报;2006年
5 刀洁 少英;金平傣族民间信仰的形态与特点[N];中国民族报;2007年
6 记者 梁姗邋实习生 谢曼妮;“民族民间信仰”纳入理论视野[N];南宁日报;2008年
7 记者 鄢振刚;国家宗教局在长召开民间信仰工作调研会[N];湖南日报;2008年
8 田乃越;宗教与信仰[N];联合时报;2004年
9 宝鸡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 马保民;宗教界要为和谐社会建设发挥积极作用[N];宝鸡日报;2008年
10 记者 翁莉莎;长效管控 标本兼治[N];湄洲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贺彦凤;当代中国宗教问题的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伟;十七世纪中叶之前汉民族和犹太民族宗教信仰品格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祁文寿;卓仓藏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郗春媛;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雨;伍元龙信仰与村落生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金平;民间的狂欢与社会控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立芝;山西壶关二仙信仰祭祀仪式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佩珊;马来西亚槟城海珠屿华人大伯公庙的历史与现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训剑;侨乡的巡海大王崇拜[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龚曼丹;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与现代社会的对接[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琪;木柄瑶岑大将军信仰变迁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8 聂云;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华裔宗教信仰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静;边民生活中的宗教实践[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10 马强;吧城华人的中国文化认同[D];暨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77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977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