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回族社会关系重构研究
本文选题:移民社会 + 社会关系 ; 参考:《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02期
【摘要】:人是生活在社会网络关系体系中的一个"社会再造体",社会关系网络是人的社会资本。移民社会中,社会关系的重构,是移民获得社会资本的主要途径。伊犁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回族在这个移民社会中,通过三种模式不断地重构其社会网络关系:一是自清末以来,内地回族人在"亲串亲,邻串邻"的模式下,不断迁移到伊犁,移植故有的社会关系,建构了"亲串亲,邻串邻"模式的社会关系;二是与当地人建立婚姻关系,建构了婚姻模式的社会关系;三是交接朋友,在新疆伊犁地区回族之间玩着一种互帮互助的社会资本,即"玩恰依",建构了回族内部朋友模式的社会关系。
[Abstract]:Man is a "social reengineering" living in the social network relationship system, and the social network is human's social capital. In immigrant society, the re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lations is the main way for immigrants to obtain social capital. Yili is a typical immigrant society, in which the Hui nationality constantly reconstructs its social network through three modes: first, since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Hui people in the mainland have been in the mode of "kinship, close neighbor". Constantly migrating to Yili, transplanting some social relations, constructing the social relations of "kinship and kinship, neighbor and neighbor"; establishing marriage relationship with local people, constructing the social relationship of marriage mode; third, transferring friends, There is a kind of social capital of helping each other among the Hui nationality in Yili area of Xinjiang, that is, "playing just according to", which constructs the social relationship of the internal friend pattern of the Hui nationality.
【作者单位】: 伊犁师范学院;
【基金】:伊犁师范学院一般科研项目《新疆伊犁回族文化适应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批准号:2011YNYB029
【分类号】:C95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青松;陈光连;;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2 王晓军;全球化背景下桂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几点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3 杨建新;;论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J];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02期
4 钟全宏;陈青;孟峰年;张建华;;人类生存环境与体育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5 徐万邦;论西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4期
6 韩卉,罗勇;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01期
7 赵利生,江波;民族社会学的视角与定义新论[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2期
8 丁月牙;传统性别文化视角下的女性教育问题:水族个案[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2期
9 董印红;迁徙民族女性对传统文化的继承[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10 蒋立松;略论西南民族关系的三重结构[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罗艳秋;徐士奎;;如何从民族文化视角探寻民族医药的内核[A];第五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帕哈尔丁·伊沙米丁;维吾尔传统工艺文化研究[D];新疆大学;2001年
2 冯卫民;欧洲民族过程与欧洲一体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石毅;从家长制到自由放任[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4 李学良;文明的历史脚步——建国以来滇南少数民族农地利用模式的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5 陆启光;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青;古楼兰鄯善艺术史论[D];西北大学;2003年
7 齐柏平;鄂西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8 王铁志;德昂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金正镐;东北地区传统民居与居住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远平;多元文化空间冲突与融合的理论分析与区域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戴红亮;“女”部字语义与文化内涵透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黄林涛;寻找人类思想之两性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姚力;裕固族帐房戴头婚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柳建文;西北农村地区回族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庚文;试论北京地区覆钵式佛塔[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胡迪雅;民族高等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桂艳;近代蒙古族汉文诗作的爱国主义思想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陈怡;木卡姆学的历史与现状[D];新疆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慧;村落视野中的民族教育嬗变与区域文化适应[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阳义南;建立移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行性研究[J];水利经济;2003年04期
2 李鹤鸣;三峡库区移民社会生态类型初探[J];社会学研究;1994年03期
3 任柏强;奚从清;;关于温州移民社会研究几个问题的思考[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彭豪祥;谭平;张国兵;;三峡工程移民的社会适应性调查[J];统计与决策;2008年24期
5 王望波,王赓武;社会纽带与自由:移民社会的选择问题[J];南洋问题研究;2001年01期
6 江东权;;东平湖库区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探讨[J];人民黄河;2007年07期
7 王赓武;胡修雷;;《海外华人》序[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5年04期
8 贾伟;李臣玲;;贵南县龙羊库区移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03期
9 蓝剑平;社会关系网络对政策执行的影响及其治理[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梁福庆;;非自愿性移民和谐社会建设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施国庆;郑瑞强;;西部水电移民群体性事件发生机理与防控[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2 范若兰;;流动与变迁:20世纪上半叶新马华人妇女与闽粤妇女之比较[A];互动与创新多维视野下的华侨华人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和谐搬迁谱人本颂歌 无私奉献树时代标杆[N];湖北日报;2010年
2 香港大学梁祖彬;全球化下NGO的角色[N];中国社会报;2002年
3 孙立平;社会保障与东北振兴[N];经济观察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施克志;宁夏加快推进生态移民建设[N];中国信息报;2010年
5 郝时远;中国民族区域自治不能改为“民族文化自治”[N];中国民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邱兴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族群认同与宗教认同[D];上海大学;2009年
2 刘有安;20世纪迁入宁夏的汉族移民社会文化适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郭程;三峡库区后靠移民和外迁至山东省移民心理健康的比较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2 刘向南;20世纪80-90年代香港对加拿大移民及其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3 秦华;水电站移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4年
4 宁昊然;汉鼎孤烟—青海省同仁藏族自治县汉族移民文化变迁传播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秦艳姣;水库移民村落的私人互助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77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977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