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仫佬族研究综述
本文选题:仫佬族 + 研究综述 ; 参考:《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仫佬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涉及仫佬族族源、族称、社会组织、语言、岁时礼仪、生命周期礼仪、民间故事、民歌、文学等内容。其中岁时礼仪、生命周期礼仪、民间故事、民歌、文学等方面研究成果突出;关于仫佬族族称、族源、语言等方面研究薄弱;社会组织等其它方面研究欠缺。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research on the ethnicity of the ethnicity of the ethnicity of the ethnicity of the ethnicity,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the language, the etiquette, the life cycle etiquette, the folklore, the folk songs, and the literature are involved in the studies of the ethnicity of the ethnicity of the ethnicity of the ethnicity of the ethnicity of the ethnicity of the ethnicity of the ethnicity of the ethnicity of the ethnicity; It is said that research on ethnic origin and language is weak,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other aspects are lacking in research.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
【基金】: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仫佬族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2012CXS022)
【分类号】: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春萍;;“苦难主题”与仫佬族文学的悲剧意识——从鬼子的“悲悯三部曲”谈起[J];当代文坛;2006年03期
2 黄敏珍;;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仫佬族“走坡”习俗的变迁[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3 唐代俊;;仫佬族民歌的审美及教育价值[J];歌海;2007年06期
4 黎炼;;人神共欢 娱教合一——论仫佬族依饭节的现代嬗变与演进[J];歌海;2010年02期
5 崔昆仑;浅议仫佬族的传统社会组织与社会稳定[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6 徐莉;刘艳菊;;仫佬族娃崽背带的文化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徐莉;巫秋云;;仫佬族贺生习俗文化解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唐鹏;试论仫佬族诗人包玉堂的诗[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9 黄兴球;论仫佬族“冬”的宗法关系及其性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10 雷晓臻;汉族石敢当在仫佬族中的演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莫乔雅;仫佬族依饭节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传承[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豪杰;张德选;;浅谈少数民族科技人才资源开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2 彭蔚;;从湖南怀化侗族舞蹈看其稻作文化内涵[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赵英;;灵魂孤独的异乡客——简论《瓦城上空的麦田》中有关城市边缘人的身份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李智环;蒙小莺;;土家族生育状况、原因及对策分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胡拓;;汉字记录水语音节浅谈[J];沧桑;2010年12期
6 韩博文;陈启生;;论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在甘肃地域文化中的地位[J];中国藏学;2009年02期
7 卢守亭;;城市化进程中东北少数民族人口婚姻家庭状况变动分析[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卢守亭,南文渊,高小梅;辽宁少数民族城市化水平内部差异分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高小梅,南文渊,卢守亭;大连市少数民族城市化水平分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何学娟;;赫哲人口的现状与发展态势[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邦容;;创制侗泰语族统一拉丁字母文字[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2 李久安;;略述孟姜女故事研究[A];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若晓;孔江平;;毛南语声调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段小丽;王宗爽;王菲菲;聂静;于云江;赵秀阁;全占军;;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中的健康风险评价——以松花江水污染事故为例[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雷;黎语志强话参考语法[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芳;汉语核心词“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余成林;汉藏语系语言存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韦名应;桂东(林岩)壮语方言岛语音研究:范式综合[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岳雪莲;仫佬族流动人口与流出地社会变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6 谢建猷;广西平话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吴东海;傣语四音格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保明所;西双版纳傣语中的巴利语借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王鸣明;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付春;民族权利与国家整合[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娜;山东胶州秧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江苗;马山壮语“形容词+NP”结构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罗美玲;从宗族仪式到民族节日[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谢秋慧;仫佬族家庭中的妇女权利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刘聪聪;泰国留学生汉语语言态度、语言能力及其相关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刘继杰;社会结构性差异视阈下的新疆民族心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王丽霞;社会转型时期清真寺的社会功能与乡村治理[D];兰州大学;2011年
8 周静茹;宁夏回汉社会结构性差异及其对民族心理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姜鸿青;一般否定标记的类型学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瑶;黑龙江省赫哲族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倮贵;;试析彝族原始宗教舞蹈[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萧放;中国民俗文化特征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张承平,万伟珊;文化的普适与包容——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程文超;鬼子的“鬼”——说说鬼子三部中篇的叙事[J];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1期
5 黄敏珍;;广西罗城县仫佬族与壮族的族群关系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崔昆仑;浅议仫佬族的传统社会组织与社会稳定[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7 刘小林;广西少数民族婚姻习俗的文化透视[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马驰;;文化身份与保护文化多样性——从怒江开发的讨论说起[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徐莉;刘艳菊;;仫佬族娃崽背带的文化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何述强;;故乡是每个人心中隐秘的事物[J];广西文学;2008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凤春;桂南“跳岭头”唱本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喜饶尼玛;马守平;;近二十年来国内十三世达赖喇嘛研究动态述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田晋;;民族地区扶贫实践与扶贫效果评价述评[J];湖南农机;2007年03期
3 刘宗碧;民族凝聚力问题研究综述[J];民族研究;1993年06期
4 韩兆柱;;我国政府执行力理论研究述评[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张红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内文献研究简单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3期
6 董娟;;十七大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综述[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王茂涛;;近年来国内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政治学研究;2005年04期
8 吴志敏;郭文亮;;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9 成志刚;罗帅;;近十年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综述[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陈秀珍;;中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问题研究综述[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顺鹿;吴志国;;积极稳妥步入法制化轨道——山西省实施公务员工资制度10年述评[A];纪念《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10周年征文专辑[C];2003年
2 胡佳;;中国行政改革动力研究综述——行政改革动力的多维度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毕波;;近年来国内行政生态学研究综述[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学著;王宝成;;公共行政理论范式研究演变研究综述[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卢敏飞;;同饮一江水,都是岭南人——从布洛陀神话看毛南族族源[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6 孔祥利;贾涛;;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研究综述[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曾思敏;陈忠暖;;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市制的研究综述[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8 李海新;;构建县域公共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A];行政管理学视阈中县域经济与中小企业健康成长之路(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09)[C];2009年
9 包胜利;;2006-2009年中国世界民族研究综述[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王革;阎耀军;;国内外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罗日杰 通讯员 谢盛矩;两个离不开 两个忘不了[N];广西日报;2005年
2 记者 罗日杰邋通讯员 耀荣 如代 盛矩;心连心和睦相处 肩并肩共建家园[N];广西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卢建宁 本报通讯员 银建林 吴志评;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 加快民族地区发展[N];广西日报;2006年
4 江东洲;国家应该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政策的支持力度[N];科技日报;2008年
5 日报通讯员 凌小锋 吴再丽 徐科;百年“北乡垌” 今朝花竞红[N];柳州日报;2009年
6 记者 罗日杰 通讯员 韦如代;创新民族文化 繁荣民族经济[N];广西日报;2007年
7 顾宸宇 李为民;履行职能有新篇[N];人民政协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杨_g;率先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N];山西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杜海涛;政府要带头守信[N];人民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孙德生;国企改革的有力支撑[N];辽宁日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艳华;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2 莫乔雅;仫佬族依饭节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传承[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以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政府机构改革的述评[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覃芳萍;仫佬山乡的智慧与情致[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林烽;某市国税局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罗美玲;从宗族仪式到民族节日[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韩贤良;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8 王秀霞;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殷为;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10 王正甲;转型期我国政府信用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82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982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