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侗族古俗文化的生态伦理意蕴及其现代启示

发布时间:2018-06-07 03:19

  本文选题:侗族 + 古俗文化 ; 参考:《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9期


【摘要】:侗族的传统古俗文化,主要体现在以"萨"为中心的民间多神信仰、丰富多彩的民间大歌、以鼓楼和风雨桥为特色的建筑等方面。侗族的古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观念和环保习俗,体现了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大智慧。这种智慧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着侗族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有效地促进了地区的生态保护。探析侗族古俗文化的生态伦理意蕴,对于现代社会从更深广的人类精神生活层面来思考解决生态问题的办法具有重要启示。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 of the Dong nationality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folk polytheistic belief centered on "sa", the colorful folk songs, and the architecture characterized by the drum tower and the wind and rain bridge. The ancient folk culture of Dong nationality contains abundant ecological ethic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ustoms, which embodies a kind of ecological wisdom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is kind of wisdom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maintains the harmony between people and nature in Dong nationality area and 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the region. To probe into the ecological ethical implication of the ancient culture of Dong nationality ha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or the modern society to think about the solution of ecological problems from the deeper and broader aspects of human spiritual life.
【作者单位】: 怀化学院湖南省民间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生态文明视野下湘黔桂边区侗族宗教研究”(12C0855)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基地项目“侗族民间信仰的生态伦理学研究”(13JD4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侗族民间节会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对策”(10BMZ03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锦屏文书的人类学研究”(11YJC85000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8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袁东升;;民族地区和谐生态文化建设研究——基于武陵民族地区的调研[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宪昭;;黎平侗乡:侗族口头文化传承的活态博物馆[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0年01期

2 陈结媚;;三江县同乐乡侗族刺绣剪纸花样的功能分析[J];传承;2010年30期

3 舒丽丽;;侗族“行歌坐月”习俗的人类学浅析——基于一个南侗村落“阳烂”的田野考察[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蒋晓红;;湘西通道侗族建筑“三宝”解析[J];大众文艺;2012年21期

5 胡珀;;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巨灾保险立法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9期

6 潘明栋;;侗族琵琶歌的文化研究[J];黄河之声;2010年05期

7 李晓明;;南方山地民族“草标”的文化人类学阐释[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4期

8 赵巧艳;;侗族传统民居中的空间观念与方位崇拜[J];昆明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9 魏建中;姜又春;;侗族民间信仰的生态伦理学解读[J];民族论坛;2014年01期

10 杨蕴希;;近代三门塘男女平等思想的表现及原因[J];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09年0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艺兰;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范连生;建国初期三农问题与乡村社会变迁(1949-1956)[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乔馨;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岩洞嘎老文化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周梦;苗侗女性服饰文化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刘彩清;婚姻、家庭、生育与妇女地位[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黄哲;喧嚣与躁动[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7 才佳兴;黄岗侗寨的人口与家户经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8 罗义云;侗族社会结构与生存策略[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歆;黎平侗族服饰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2 尹庐慧;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与学习:贵州省黎平县九龙寨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温红叶;传统何以形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姚伦光;“侗款”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马李娜;两性关系的新格局[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宋兴烈;人类学视角下的族际通婚考察[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7 牛波;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新课改地方适应性问题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结媚;三江侗族民间刺绣的艺术人类学阐释[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马丽;三江侗族服饰审美及时尚元素应用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08年

10 张伟;侗族的婚姻关系与习惯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鄂云龙;;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关系[J];环境教育;2009年07期

2 唐彬;梁红;;生态文化:新时期文化创新的新方向[J];理论月刊;2008年09期

3 郭少棠,张慕菁,王宪明;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4 周鸿;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J];思想战线;2005年05期

5 段超;对西部大开发中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保护问题的再思考[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金贵;杨光月;;侗族萨崇拜初探[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阮立影;;侗族“月也”习俗的文化解读[J];黑龙江史志;2009年09期

3 石昌模;;“十洞”款会的历史变迁及其价值初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曹端波;;侗族传统婚姻选择与社会控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吕钰梅;韦志均;;民族文化对女性人才成长的影响——一位侗族女领导成长个案研究[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6 胡艳丽;;三省坡侗族“六月六”歌会的保护与挖掘[J];沧桑;2011年02期

7 粟丹;;侗族传统社会款文化再认识——兼论款约与款词之比较[J];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05期

8 宋玉琴;;瑰丽三江[J];新农村;2008年03期

9 潘韬;;侗族[J];文明;2010年01期

10 王良范;侗族 岭表越僚之苗裔[J];中国西部;2005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吴文仙;黔东南“侗族拦路仪式”:期待原滋原味[N];贵州民族报;2010年

2 段宝林;读《伟人名家与黔东南》[N];贵州日报;2007年

3 记者 石新荣;我国确定首批十个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晓松;历史文化视角下的贵州地方性知识考察[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林亚萍;侗族育儿习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慧姿;论侗族优良民俗的德育功能[D];中南大学;2012年

3 廖梦华;侗族传统婚恋习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立群;贵州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89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989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1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