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景观建构中的帕西傣社会空间——以峦村金桥为对象

发布时间:2018-07-03 21:18

  本文选题:景观 + 社会空间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10期


【摘要】:借助对景观象征意义的分析,可以探究移民/族群的社会空间。峦村历史上和当代两次修造金桥事件,是帕西傣对族群文化景观的自我建构,也反映了其社会空间的发展形态和特征。研究发现,历史上借助金桥的修建,帕西傣不仅扩大了在迁居地傣族社区的内部社会空间,也通过回族族际网络拓展了外部社会空间;当代重建金桥则从景观象征和仪式再现两个层面,映射出其在回、傣双重认同下"有限开放"的社会空间。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landscape, we can explore the social space of immigrants and ethnic groups. The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onstruction of Jinqiao in Luan Village is the self-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ethnic groups by Paxi Dai, and also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for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ts social space. It is found that in history, with the help of the construction of Jinqiao, Paxi Dai not only expanded the internal social space in the Dai community, but also expanded the external social space through the Hui nationality interracial network. The contemporary reconstruction of Jinqiao reflects the "limited opening" social space under the dual recognition of Hui and Dai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landscape symbol and ritual reproduction.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云南广播电视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移民的宗教文化扩散、适应及认同——基于入滇回族的宗教地理研究”(409610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边疆民族地区多元宗教关系和谐研究”(12BZJ03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马创;;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创造与保持——帕西傣春节习俗形成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宋德剑;潮客族群互动与文化认同——丰顺县■隍镇九河村的实证分析[J];汕头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开队;;现代历史地理学对当前淮河流域史研究的启示[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2 陈永刚;;古代会盟中的仪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以唐蕃间会盟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3 陈君;;审美人类学视野下的文化展演——以浙东楚门铁梗游行为个案[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袁剑;;游牧社会视角下的满蒙历史:清代族群问题再思考[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0年03期

5 吴莉萍;周尚意;;城市化对乡村社区地方感的影响分析——以北京三个乡村社区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6 郭娟娟;;“白蛇传文化”的人类学解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邓春丰;;傅相祠庙会与乡村社会的精神生活[J];沧桑;2008年03期

8 乔家君;;人文地理学的微观视角方法——以乡村地理学微观空间为例[J];创新;2011年06期

9 何秀丽;;于田维吾尔族“居宛托依”的教育人类学解读[J];昌吉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杨婷婷;;身体认知体系下的洁净观——回族“逊奈”仪式的象征人类学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大可;;女性与福建民间信仰——文献记载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研究[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洪世键;;大都市区化:西方的实践及其在中国的前景[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阿拉坦宝力格;;祭祀游艺的人类学研究——以蒙古族祭敖包为例[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罗苏文;;近代景德镇瓷业经营环境与瓷都的演变[A];中国近代(第十七辑)[C];2007年

5 宋立新;;生态社会学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翟鹏玉;;左右江流域“那”文化生态审美资本的历史运演及其对广西和谐社会建构的作用[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清媚;;“离”与“守”:村落人际关系网络中的权力关系[A];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C];2005年

8 成志芬;张宝秀;;地方学与地域文化研究的“地方”和“地方性”视角[A];论地方学建设与发展——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文集[C];2013年

9 郭敬宇;;道教与黑衣壮生命观比较研究[A];宗教与民族(第八辑)[C];2012年

10 谢爱华;;整体的信念证成理论——对原生信仰的一种后实证主义哲学分析[A];宗教与民族(第九辑)[C];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王伟;索伦鄂温克宗教信仰:仪式、象征与解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姜宏;东北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及集聚区建设[D];吉林大学;2011年

5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陈刚;唐前蓬莱神话流变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晓舒;湖北红安张家湾舞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婕;青岛市宗教园林历史文化内涵及环境特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韦惠文;麽文化视野下的壮族民间生育礼俗[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马小平;人类学视野下生态移民的文化变迁[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沈旭炜;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感知对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杨涛;地方政府实践驱动下门户城市的空间发展机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玉环;威廉·戈尔丁的《蝇王》的原型解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邱晨;济南市失地农民安置区的规划建设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8 应文达;鄂温克族民间禁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翟辉;“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康慕云;大学仪典教育功能的实现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弗里德里克·巴斯,高崇,周大鸣,李远龙;族群与边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周大鸣;凤凰村婚姻的变迁[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3 马健雄;社区认同的塑造:以勐海“帕西傣”社区为例[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萱;许云华;;“帕西傣”——西双版纳密林中的回族后裔[J];宁夏画报;2002年01期

2 游启道;;论“帕西傣”文化的研究和开发价值[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03期

3 武世刚;;解读云南省勐海县的“帕西傣”族群[J];中国穆斯林;2006年06期

4 马萱;“帕西傣”西双版纳密林中的回族后裔[J];新西部;2002年07期

5 马创;;帕西傣的族际通婚与文化适应[J];今日民族;2013年07期

6 冯瑜;;族群关系视野下“帕西傣”婚姻状况的调查分析[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07年00期

7 冯瑜;;族群关系视野下“帕西傣”婚姻状况的调查分析[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08年00期

8 马创;;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创造与保持——帕西傣春节习俗形成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鲸书;;帕西瓦尔先生的葬礼[J];人物;2013年12期

10 林伟仁;领导人上剧场学沟通[J];领导文萃;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冯瑜;;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帕西傣宗教文化[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2 冯瑜;;从两份家谱看“帕西傣”的形成[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冯瑜;;论“帕西傣”的宗教文化与宗教心理[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徐静;阿尔·帕西诺在英获评“最伟大影星”[N];光明日报;2003年

2 岩香宰;帕西傣——西双版纳密林中的回族后裔[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记者罗辉;钱其琛会见保加利亚外长[N];人民日报;2002年

4 记者俞铮;李瑞环会见保加利亚外长[N];人民日报;2002年

5 ;漓江出版社:《当我们一起去跳海》LiJiang publishing house《A Charming Mass Suicide》[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瑛;印度帕西人的由来、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D];西北大学;2015年

2 谢洁;《拉帕西尼的女儿》的政治无意识解读[D];武汉科技大学;2015年

3 李尔萍;《拉帕西尼的女儿》的脸面性解读[D];武汉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95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095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3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