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来甘肃卓尼调查记述及土司研究综述
本文选题:近百年来 + 卓尼土司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11期
【摘要】:甘肃卓尼地处安多藏区,民族众多。自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卓尼土司始祖些地献地投诚被封为"正千户",并因功授世袭指挥佥事兼武德将军,至1950年第20代土司杨复兴宣布起义,同时废除土司制度,历经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时期,传承532年,对甘、青、川藏区影响甚大。近百年来,学界对土司制度已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重心主要放在西南地区,对西北土司研究较少。因此,对甘肃卓尼土司研究资料展开梳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安多藏区多民族的历史文化变迁,并丰富我国民族史、区域发展史研究的内容。
[Abstract]:Gansu Zhuo, located in the anddo Tibetan area, has a large number of nationalities. Since the sixteen years of Ming Yongle (1418), Zhuo Tuli, the first ancestor of Tuli Tusi, was sealed as "a thousand families", and the twentieth generation of toast Yang Fuxing announced the uprising of the twentieth generation of toast by the hereditary command, and abolished the toast system, after Ming, Qing, Republic of China, and four In a period of 532 years, i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Gansu, Qinghai and Sichuan Tibet areas.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studied the system of toast extensively and deeply, but the focus is on the southwest and the northwest Tusi. Therefore, it is helpful for us to know more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multi ethnic group in Gansu. Cultural changes and enrich the contents of the study of national histor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history in China.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C9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继华;民国时期甘肃土司制度变迁研究——以卓尼杨土司、拉卜楞寺土司群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多杰;;卓尼卓逊杨土司赖以维系的社会基础[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3 周学军;;二世策墨林诺们罕活佛圆寂日期与地点续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魏贤玲;;卓尼历代土司与中央王朝的政治关系[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顾祖成;论二世策墨林诺们汗阿旺绛贝楚臣嘉措事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6 嘉古·桑杰;简述策墨林活佛系统的传承与发展[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铃木中正;钟美珠;;关于1844年的拉萨政变[J];西藏研究;1989年01期
8 杨士宏;;卓尼土司制下几种土地制度的遗存[J];西藏研究;1989年03期
9 张庆有;;琦善与策墨林诺们汗[J];西藏研究;199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改玲;;民族精英与近代甘南藏区教育变革[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彭春凌;;“另一个中国”的敞开——大众媒体的西部行记(1935—1937)[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冯尕才;严耕;;民国时期甘肃森林生态思想及其历史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马安君;;略论马步芳家族官僚资本与青海近代化[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7年05期
5 张京华;;顾颉刚遭受“中华民国”文字狱问题述论[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6 李晨升;策墨林诺们罕事件考证[J];中国藏学;2001年01期
7 熊文彬;从版画看西夏佛教艺术对元代内地藏传佛教艺术的影响[J];中国藏学;2003年01期
8 陆水林;乾隆时期巴尔蒂斯坦(小西藏)与清朝关系初探[J];中国藏学;2004年01期
9 李保文;唐古特·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考[J];中国藏学;2005年02期
10 杜常顺;明代留住京师的藏传佛教僧人[J];中国藏学;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才吾加甫;;当代新疆土尔扈特蒙古佛教高僧[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贾建飞;;浅谈清人视野中的西域[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敏文杰;;临潭回商(洮商)及其精神评述[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4 勉卫忠;;清末民初西宁回族商业的发展及其城市变迁[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5 钟银梅;;近代甘宁青皮毛贸易中的回族商人[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6 敏文杰;;临潭回商(洮商)及其精神评述[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7 勉卫忠;;清末民初西宁回族商业的发展及其城市变迁[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8 钟银梅;;近代甘宁青皮毛贸易中的回族商人[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9 张雪慧;;明代藏区施政及其对藏族社会之影响[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10 魏永理;司俊;;中国近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述略[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樊秋丽;陇右汪氏家族兴衰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何威;河州土司何锁南家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祁文寿;卓仓藏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张嵘;传统 创新与发展[D];兰州大学;2011年
8 谢冰雪;扩大的家族——洮河流域藏族传统民间组织沙尼调查[D];兰州大学;2011年
9 杨卫;清代青海藏族社会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贵禄;高地上的文学神话[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麻小兵;民国时期张家川商业贸易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张福春;近代国家与游牧社会[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松;湖南森林公园森林文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君;民元至抗战间的西北私人社会考察现象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邵彦涛;近代兰州区域市场中的客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杜培;民国时期甘肃黄河皮筏与筏户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储竞争;抗战时期国人西北书写与国族意识建构[D];兰州大学;2011年
8 巨晶;神山、自然与部落[D];兰州大学;2011年
9 谢光典;公元七至九世纪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历史地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果建业;汉藏边缘藏语穆斯林现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房建昌;;西藏甘丹池巴世系[J];中国藏学;1990年02期
2 李鹏年;西藏摄政阿旺降白楚臣被控案与裁禁商上积弊章程[J];中国藏学;1999年04期
3 李晨升;策墨林诺们罕事件考证[J];中国藏学;2001年01期
4 王维强;;甘丹赤巴在藏传佛教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藏学;2006年02期
5 周学军;白剑光;;策墨林诺门汗二世卒年辨析[J];历史档案;2006年04期
6 洛桑丹珠;陈赉;;二世策满林·阿旺姜贝慈臣嘉措[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7 杨勇;试论卓尼大寺在安多藏区的历史地位和影响[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顾祖成;论二世策墨林诺们汗阿旺绛贝楚臣嘉措事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9 铃木中正;钟美珠;;关于1844年的拉萨政变[J];西藏研究;1989年01期
10 张庆有;;琦善与策墨林诺们汗[J];西藏研究;1990年02期
,本文编号:2098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098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