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游学出现的原因与作用探析
[Abstract]:The study of traveling is a common way to seek knowledge all over the world. As early as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study of religion in the form of "seeking the method" and "seeking the Classics" in China has become popular. The emergence of the study of the Hui nationality is not only due to the reason why Islam advocates respecting knowledge,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tradition of travel formed in the medieval Islamic world. It also stems from the objective need to explore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Islam in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the Hui nationality, the educational school of the Islamic scriptures and churches came out one after another, and the struggle for beauty came into being. The source of the excellent works of the Hui scholars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was inexhaustible, and famous scholars came out in large numbers, and the Islamic sects sprang up and took root in the middle of the land. The study of trave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i culture.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民族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地域文化与现代化双重视域下的中原回族社区发展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2BMZ019)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城市回族区定位研究”(项目编号2014-ZD-08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迟毅;爱资哈尔大学的变迁[J];阿拉伯世界;1982年03期
2 王献军;;海南回族与国内外穆斯林的交往[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罗彦慧;;回回人的“天房”意向:明清时期回回社会朝觐游学初探[J];宁夏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4 曲红;一所公司大学——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J];世界宗教文化;2002年03期
5 黄夏年;隋唐时代的僧人与游学行脚[J];五台山研究;2004年03期
6 冯增烈;《建修胡太师祖佳城记》碑叙[J];中国穆斯林;1981年02期
7 罗彦慧;;回而兼儒 贯通一家——中国经堂教育开创者胡登洲之求学经历研究[J];中国穆斯林;2010年01期
8 王东平;中国穆斯林的学习观[J];中国宗教;2004年07期
9 哈宝玉;艾布·哈尼法与伊斯兰教法学理论[J];中国穆斯林;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小枚;“核心”的流行与边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 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戴媛媛;;《说文解字》“心”部字与常用简化汉字对应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徐晓宇;;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几个问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曹佳蕾;;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相关概念界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6 张睿海;孟娟;;生态农业开发的保障机制构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7 陈文武;;农民和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特征及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8 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左慧芳;;建构主义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叶松庆;;青少年科学素质发展与企业家精神培养的相关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晋华;;试析影响法律监督的现实问题[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姜素红;;环境公平价值体系探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陈建先;;政府公共决策的利益博弈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崔玲玲;谢X;;西安回坊清真大寺建筑考察与研究[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6 安卫华;;积极应对入世,建设信用政府[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7 井敏;;服务型政府概念辨析[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8 王立志;;企业培训体系建设[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郑伯承;;世界语与术语工作[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10 翁奕波;;论学术期刊的准商品属性[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迟君辉;国际流失文化财产返还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金忠杰;《古兰经》注释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阶腾;我国大学学院运行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斌;论品牌名称命名翻译[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张永斌;论我国量刑程序的相对独立性[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应云总;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雅婷;诉前调解机制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马健;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刘安琪;企业文化视域中的青年职工政治社会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焦阳;现代汉语类词缀“坛”、“界”、“圈”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文静;初中生课堂违纪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马汝珩;从海富润案件看乾隆对回族的统治政策[J];回族研究;1992年01期
2 周燮藩;苏非主义与明清之际的中国伊斯兰教[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白寿彝;胡登洲 常志美舍起云传[J];中国穆斯林;1981年02期
4 冯增烈;《建修胡太师祖佳城记》碑叙[J];中国穆斯林;1981年02期
5 立平;介绍有关胡太师的一点史料[J];中国穆斯林;198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明末清初回族三大汉文译著家伦理思想研究》出版[J];回族研究;2010年03期
2 杨华;;论回族伦理的起源和演变[J];回族研究;2007年01期
3 张劲草;国际法最早的汉文译著者是林则徐[J];法学;1982年05期
4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金贵;;汉文译著家对伊斯兰经济问题的阐述[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2 金贵;;汉文译著家对伊斯兰经济问题的阐述[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本文编号:2138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138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