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山曾侯墓地所见西周早期丧葬礼制四则
[Abstract]:The "oblique pillar hole" around the Tomb of Zeng Hou in Yejiashan is the mark left by planting a monument or Huanyanda around the grave when it is under the coffin. It is an engineering technique that has to be adopted in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in view of the deep buried vertical tomb. The phenomenon of destroying soldiers and folding soldiers in Zeng Hou's tomb is related to the custom that the ancients strictly distinguish between life and death and deliberately do the opposite between the dead and living objects. The location choice of Zeng Hou cemetery also accords with the ritual system of the family graveyard living in the north of the capital during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The multi-ethnic emblem unearthed from the same tomb suggests that the bronzes may be bereavement aids given by other families. The funeral rites in Zengguo, which lived in the southern Han River basin, were not different from other regions in the early Western Zhou Dynasty, and could be confirmed by the literature records such as "Yi Li", "Li Ji" and so on.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简帛所见楚地丧祭礼制研究”(批号:09BZS00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878.8;K89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令斌;黄玉洪;胡志华;余乐;熊燕;艾玲莉;杨红;高俊;谭竹青;黄凤春;陈树祥;陈晓坤;;湖北随州叶家山M65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2011年03期
2 井中伟;;西周墓中“毁兵”葬俗的考古学观察[J];考古与文物;2006年04期
3 黄凤春;陈树祥;黄文新;罗运兵;田桂平;郭长江;黄玉洪;史德勇;周蜜;凡国栋;余成龙;余乐;左德田;张清云;万贤才;后加升;项章;刘小华;陈小坤;陈秋红;陈凯;左迟;卫杨波;曾令斌;熊燕;艾玲莉;杨红;高俊;谭竹青;;湖北随州市叶家山西周墓地[J];考古;2012年07期
4 杨晓能;商周青铜器纹饰和图形文字的含义及功能[J];文物;2005年06期
5 曾令斌;黄玉洪;余乐;项章;李玲;王立新;熊燕;艾玲莉;杨红;高俊;谭竹青;黄凤春;陈树祥;;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发掘简报[J];文物;2011年11期
6 雒有仓;;商周考古所见族徽文字与族氏关系研究[J];文物世界;2010年04期
7 杨华;yW·遣——简牍所见楚地助丧礼制研究[J];学术月刊;2003年09期
8 雒有仓;;商周族徽文字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02期
9 张明东;;略论商周墓葬的毁兵葬俗[J];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04期
10 黄卫东;史前碎物葬[J];中原文物;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艳丽;;河北出土商周青铜礼器、杂器中的族徽文字考释[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02期
2 张国庆;于航;;辽代丧葬礼俗:生者为亡者镌志刻幢——以辽代石刻为史料[J];东北史地;2009年01期
3 唐冲;浅议麦积山石窟的地狱变相[J];敦煌研究;2003年06期
4 余健;SM及禹步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王志高,周维林;关于东晋帝陵的两个问题[J];东南文化;2001年01期
6 张明义;;湖北丧葬习俗与伦理作用初探[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7 巫称喜;;商代贞人与信息传播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8 侯法花;;冥婚的民俗学解读[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08期
9 李锐;;河北农村基督教丧葬仪式考察研究——以邯郸市永年县北河庄村为个案[J];改革与开放;2010年02期
10 王建宏;;魏晋薄葬形成的原因考述[J];传承;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豆海锋;长江中游地区商代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龙先琼;近代湘西的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荣花;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D];河北大学;2011年
6 肖世孟;先秦色彩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胡保华;中国北方出土先秦时期铜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倪玉湛;夏商周青铜器艺术的发展源流[D];苏州大学;2011年
9 包瑞峰;嬴秦礼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洁;金代祭礼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艳丽;河北出土商周青铜礼器、杂器铭文辑证[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李春雷;民国山东丧葬习俗研究(1912-1937)[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贾利利;殡葬工社会适应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一诺;江陵凤凰山漠墓遣策集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买托合提·居来提;新疆于田克里雅人社会习俗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宋扬;宋代墓葬壁画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毛洪东;关中地区出土西周青铜兵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志明;山西地区出土晋系青铜器纹饰类型与文化因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童黎明;试论中原地区西周时期铜戈的器用特征[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星灿;;史前居室葬俗的研究[J];华夏考古;1989年02期
2 ;平顶山应国墓地九十五号墓的发掘[J];华夏考古;1992年03期
3 安阳市文物工作队;1983-1986年安阳刘家庄殷代墓葬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97年02期
4 陈耀钧;江陵秦家咀楚墓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88年02期
5 黄凤春;楚国丧归制度研究[J];江汉考古;1999年02期
6 曾令斌;黄玉洪;胡志华;余乐;熊燕;艾玲莉;杨红;高俊;谭竹青;黄凤春;陈树祥;陈晓坤;;湖北随州叶家山M65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2011年03期
7 常兴照;苏兆庆;;山东莒县杭头遗址[J];考古;1988年12期
8 ;北京琉璃河1193号大墓发掘简报[J];考古;1990年01期
9 杨宝成;刘森淼;;商周方鼎初论[J];考古;1991年06期
10 杨锡璋;;1980年河南安阳大司空村 M539发掘简报[J];考古;199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的鼎文化[J];新高考(政治历史地理);2008年02期
2 鄢维新;;千姿百态话楚俗[J];政策;1997年12期
3 ;简讯[J];美术观察;2008年07期
4 李九元;;蔚县,一部考古学教科书[J];乡音;1999年02期
5 林燕;;荟萃算盘精品 弘扬珠算文化[J];财务与会计;2006年20期
6 文榕生;;古人心目中的兔[J];中华文化画报;2011年01期
7 刘明娟;;国之重器,何时上演王者归来——对中国青铜器市场的反思[J];艺术市场;2007年05期
8 彭适凡;江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述[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9 梅华全;闽越族的纺织文化成就[J];东南学术;1994年04期
10 刘健;古老天津的诉说[J];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岗;;永定河流域煤炭文化研究[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2 梁冰;;鄂尔多斯文化——深植中华文明沃土的奇葩[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景田 通讯员 李静 李宇超;霸州:一座被文化浸润的城市[N];大众科技报;2008年
2 张杰;挖掘民俗资源 做好民俗文章[N];青岛日报;2007年
3 记者 刘俊礼邋通讯员 李绍光 王炎军;新密“超化吹歌”纳入国家级保护[N];郑州日报;2008年
4 记者 李天然;我市首届端午民俗文化节举行[N];大连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孙明鑫;八方特色荟萃美食沈阳[N];沈阳日报;2006年
6 甘志刚;泰山石敢当:吉祥文化的体现[N];宜春日报;2007年
7 陶国峰;玉器拍卖:交易平稳 精品走强[N];经济日报;2007年
8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 姜媛;乾隆与扳指的不解之缘[N];深圳商报;2007年
9 撰文 许先庆 周公略;江湖锁钥湖口县[N];九江日报;2007年
10 李香喜;更行更远[N];焦作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志芳;《诗经》中生活习俗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39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139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