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回归生活:伦理禁忌下民俗产业的文化生态探赜

发布时间:2018-07-25 14:18
【摘要】:在以现代生活为背景的当代民俗中,解决产业化带来的同质性与民俗文化个性之间的二元矛盾已成为当今民俗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悖论。家园意识是民俗文化的向心点,也是当今产业开发的伦理禁忌。现象学中的个体与群体以"回到生活"来回归自然人性,生活哲学以"宽容"面对诸种日常生活样态的对立与相向,沿承二者导向的理论脉络,民俗主体方可复归于感性的乡土生活,在"宽容"中走向文化生态。
[Abstract]:In the contemporary folklore with modern life as the background, solv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homogeneity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personality of folk culture has become a new paradox of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olklore industry. Home consciousness is the centripetal point of folklore culture and the ethical prohibi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oday. The individual and group in phenomenology are "back to life". "To return to natural human nature, the philosophy of life is" tolerance "in the face of the opposition and direction of various kinds of daily life patterns. Along with the theory of the two parties, the folkloric subjects can return to the perceptual local life, and move towards the cultural ecology in the" tolerance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时尚消费与艺术衍生品开发”(项目号:14M550363)资助
【分类号】:C9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沟口雄三;于时化;;中国儒教的十个方面[J];孔子研究;1991年02期

2 高丙中;;民俗生活: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和学术取向[J];民俗研究;1991年03期

3 张翠霞;;民俗学“生活世界”研究策略——从研究范式转化及常人方法学的启示谈起[J];民俗研究;2011年03期

4 张兰英;;家园意识与武夷文化研究[J];南平师专学报;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窦存芳;;民族地区实现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之探讨——加快发展和壮大民族地区民俗文化力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马宁;;羌族成年礼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3 朱翠容;;论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万德权;陈兴亮;;藏族传统体育起源发展与宗教文化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方金华;;畲族民俗文化保护的基本法律问题——以福建宁德畲族聚居地为考察对象[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贾欣;;试论农业生产方式下的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基于文化符号学的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2期

7 宋燕鹏;张素格;;石家庄市“城中村”村落文化调查研究之一——裕华区槐底村民间信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8 尹得举;叶苹;;西安mP灞河生态区生态民俗旅游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9 朱慧贤;;花腰傣的劳动生产民俗与农村经济发展探索——以捕鱼习俗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10 颜晓峰;论关系创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阿兵;;被平庸吞没的文学——从王安忆看“日常生活写作”的困境[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呼致伟;;解读七夕[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3 丁东宇;;试论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黄汉忠;;汕尾市滨海民俗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尉富国;;西部大开发与右江流域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A];历史的启示——右江流域民族历史文化与经济开发研讨会暨广西历史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李兰芬;;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活德性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王艳;;作为艺术研究视角的日常生活——新生代美术中日常生活表现的拯救路径[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9 马忠才;;宁夏回族女童教育研究的民俗学、经济社会学视角——对同心县、利通区农村的实证研究[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王守恩;;社会史视野中的风俗——兼论传统风俗与传统社会[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5 胥文玲;明清闽北家族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田夏彪;文化认同视域下大理白族教育互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伟;民间传统体育赛事对乡镇、街道(社区)和谐发展的促进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邢玉梅;鲁迅与民俗文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颖;《常语寻源》及其所辑释民俗语汇和俗语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解晓旭;《常谈S堋芳捌涿袼子锘愫退子锎恃芯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郭莲纯;语文教育中的民俗文化渗透[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汪永奇;广告影像批评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10 王新艳;近代日本都市民俗学的发展对中国都市民俗学的借鉴意义[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祝秀丽;;家乡民俗研究者的角色冲突[J];民俗研究;2006年02期

2 刘晓春;;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式转换[J];民俗研究;2009年02期

3 安德明;家乡——中国现代民俗学的一个起点和支点[J];民族艺术;2004年02期

4 吕微;;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中的“性质世界”“、意义世界”与“生活世界”——重新解读《歌谣》周刊的“两个目的”[J];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03期

5 户晓辉;;民俗与生活世界[J];文化遗产;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2144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144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b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