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论“西南夷”中的部落族群

发布时间:2018-07-28 21:40
【摘要】:司马迁用"西南夷"来泛称巴蜀以外的西南少数民族,并将西南夷各族归纳为四类九个部落。在《华阳国志》和《后汉书》中,"夷"有了新的内涵,成为与"氐"、"越"并称的民族群体。在"西南夷"中,"濮人"是先秦两汉时夜郎区域的主体民族。"濮人"的"汯结"发型,与滇王墓和兴仁2号汉墓出土物件的人物图像中的"银锭髻"极为相似,而与彝族的"天菩萨"式大有区别。从民族源流和习俗看,"濮人"与魏晋时期的僚人及后来的仡佬族具有明显的承袭关系。
[Abstract]:Si Maqian used "Southwest Yi" to generalize the ethnic minorities outside Bashu and divided them into four categories and nine tribes. In Huayang National Records and the Book of the later Han Dynasty, "Yi" has a new connotation and becomes a national group with "Di" and "Yue". In Southwest Yi, Pu Man was the main nationality of the Yilang region in the Pre-Qin and Han dynasties. " The hairstyle of Pu Man is very similar to the "silver ingot bun" in the figures of Dian Wang Tomb and Hingren No.2 Han Tomb, but it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Yi nationality's "Tian Bodhisattva" sty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origin and custom, Pu people have obvious inheritance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aides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and later Gelao nationality.
【作者单位】: 安顺学院;贵州省民族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1XSH028)“贵州汉代文化研究”中期成果
【分类号】:C9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童恩正;;四川西南地区大石墓族属试探——附谈有关古代濮族的几个问题[J];考古;197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邹立波;;略论明代董卜韩胡、杂谷二土司之争——兼论硗碛嘉绒藏族文化中的羌文化因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陈志华;郑祯诚;;巴蜀时期古愱国源流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6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7 程文徽;;汉中羌族文化——傩文化及其现状与保护[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8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9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10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4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5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陈立;;古代越南儒学教育评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陶世龙;李鄂荣;;地质思想在古代中国之萌芽[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8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徐卫民;;汉长安城植被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蒋廷瑜;;西林铜鼓墓与汉代句町国[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宋利娜;先秦儒家农业观探析[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冯汉骥;;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文物的族属问题试探[J];考古;1961年09期

2 徐中舒;;巴蜀文化续论[J];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建东;王勤美;;试论汉代西南夷早期豪族的形成条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2 尤中;;汉、晋时期“西南夷”中的民族成分(上)[J];思想战线;1979年02期

3 段渝;;先秦汉晋西南夷内涵及其时空演变[J];思想战线;2013年06期

4 尤中;;汉、晋时期“西南夷”中的民族成份(下)[J];思想战线;1979年03期

5 豆亚丽;;略说昆明族与滇[J];青春岁月;2013年18期

6 颜建华;颜勇;;论“西南夷”中的部落族群[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6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弘;;西南夷地区城市的形成及其功能[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禹明先;;贵州夜郎史研究中需要深入探讨的几个问题[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鲁正清;汉代在“西南夷”[N];云南日报;2001年

2 萧易;汉代蜀地西南夷[N];成都日报;2006年

3 彭邦本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由夷而夏:古代巴蜀与西南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曹大为;滇东古长城之我见[N];光明日报;2002年

5 张宏宏;汉文化的传入普及与大理女性[N];大理日报(汉);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竞恒;西南夷酋邦政治组织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2 吕红亮;西南夷身体装饰品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151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151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3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