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重庆民族地区的族群互动与社会和谐稳定关系

发布时间:2018-07-29 08:09
【摘要】:族群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学术界多有争论,其中重要的争论点是关于族群划分、族群认同以及族群互动。论文从梳理国内外族群相关理论入手,探讨重庆民族地区族群互动的特征、模式及其与社会和谐稳定之间的关系,以期在分析重庆民族地区族群互动的社会意义的基础上,把握民族互动的基本规律,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Abstract]:Ethnic group is a relatively complex concept, and there are many controversies in academic circles, among which the important issues are about ethnic group division, ethnic identity and ethnic interaction. Starting with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ethnic group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model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thnic interaction and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in Chongqing ethnic areas,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ethnic interaction in Chongqing ethnic areas. Grasp the basic law of national interaction, promote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ethnic areas.
【作者单位】: 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民族问题研究一般项目“乌江流域民间信任和谐与社会稳定发展研究”(12BM202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12;C9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峭卉;;《缠足》与《涉险》[J];中国民族;1985年12期

2 许文祥;;从云南地区的工会特点看民族地区的工会工作[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3 文一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建设[J];民族论坛;1990年02期

4 马立三;正确处理新时期民族工作中的若干关系(七)[J];民族工作;1997年12期

5 卯稳国;把握民族工作主题 构建平安和谐迪庆 共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辉煌[J];今日民族;2005年10期

6 杨安华;;构建民族地区危机管理体系[J];公共管理评论;2005年00期

7 ;《民族大家庭》杂志2007年度约稿[J];民族大家庭;2006年06期

8 何泽中;;如何做好民族地区的“一把手”[J];中国民族;2008年07期

9 乔雪峰;黄敬文;马建斌;;习近平在我区考察工作时强调 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大力推动民族地区繁荣稳定[J];内蒙古画报;2009年05期

10 周祥;;举全省之力,大力扶持和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J];民族大家庭;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秀荣;蒙锡廷;;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兴旺[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2 伍海峰;;民族地区推进电子政务的难点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建设 是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A];光辉的历程 宝贵的经验——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的建设主要成就与经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高永久;刘庸;;西北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变迁研究[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伍海峰;;民族地区推进电子政务的难点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郑保卫;;序一 壮大传播·增强团结·促进发展——我们的使命与责任[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09年刊)[C];2010年

7 李涛;;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8 汪春燕;;宗教问题 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A];改革 求实 创新——青海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8年

9 马文彪;;民族团结进步与党的先进性建设[A];青海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获奖论文集[C];2006年

10 张琦;;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韦轶柳 实习生 王秋香;着力解决事关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问题[N];广西日报;2009年

2 李永玖;寿光创建全国少数民族帮扶基地[N];联合日报;2010年

3 记者 康君;实现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和跨越发展[N];雅安日报;2010年

4 张广艳;新闻扶贫:民族地区扶贫的有效手段[N];中华新闻报;2005年

5 沙兆华 通讯员  张斌 秋静;切实帮助民族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N];湖南日报;2007年

6 记者 张敏;我国民族地区贫困状况得到明显缓解[N];人民政协报;2006年

7 记者 谢利江;切实帮助解决突出困难和问题[N];张掖日报;2009年

8 记者 漆艳;我市有32个少数民族[N];天水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冯梓剑;大石山区充满金色希望[N];南宁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柳晓森;任重道远,充满信心[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平;国家政策在民族地区的波尾效应和红利现象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2 吴琼;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民族协调发展[D];新疆大学;2010年

3 吴爱华;社会发展与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4 李刚;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商万里;中国民族地区妇女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6 张银花;民族和谐发展:理论与实证[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周汝永;民族地区公共治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田烨;新中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杜军林;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单德朋;民族地区贫困的测度与减贫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璐;我国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温美芬;民族地区城乡差距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卜桂花;民族地区新农村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4 黄侃;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邵希芸;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6 李淑红;中国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地区的发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勇;试论我国民族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郭雨彤;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9 杨杰;面向民族地区的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体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龙璞;民族地区县级政府行政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52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152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4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