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田野之中探规则——以滇西景颇族山寨田野调查为例

发布时间:2018-07-29 16:00
【摘要】:在田野中探寻规则,不仅可以弘扬民族与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可以开拓法律史学的研究视野,还可以拓深法史学的研究方法。应重视在细节中发现规则;因人制宜,选择多层次的调查对象;文献资料中的规则应与田调资料互为印证;并分析鉴别所握资料,归纳出"适宜规则"。在滇西景颇族山寨的田野调查中,就探寻到了林业保护规则、通奸处罚规则、刑事和解规则等可资借鉴的规则。
[Abstract]:Exploring the rules in the field can not only carry forwar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nation and the folk, but also open up the research field of the history of law, but also develop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e history of law.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finding the rules in detail, selecting multi-level objects of investig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s of people, confirming the rules in the literature and the data of the field adjustment, and analyzing and distinguishing the data held, and concluding the "suitable rules". I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Jingpo nationality in western Yunnan, the rules of forestry protection, the punishment of adultery, the rules of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and so on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1XFX0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820167)
【分类号】: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马静华;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我国的制度构想[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苏永生;;国家刑事制定法对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渗透与整合——以藏族“赔命价”习惯法为视角[J];法学研究;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静;;他者伦理视域中的当代人际和谐建设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陈义平;权利与法治:康德法哲学的二维视界[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3 钱斌;;学术自由与制度保障——以中央研究院为例[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4 王学峰;;制约中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的文化因素[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任爱红;;村庄内生秩序与农村生态社区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6 杨卫宏;;试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运行及规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孙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信仰、经济与政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8 张玉芳;;网络社会秩序建设探析[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年07期

9 梁宁;潘荣华;;社会转型期公民道德责任的缺失与重建——以南京彭宇案为中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吴连霞;;中国工会制度自发秩序的演进路径——以哈耶克社会秩序二元观为分析框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婧;;规则尊重与城市公共秩序文明的构建[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孙光骏;;关于刑事和解的几个法律问题[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黄维智;;合意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及其限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段瑶;;新时期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戴治勇;;信息与法律[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黄凯南;;秩序扩展与停滞:社会结构与个体能动的交互作用[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何东霞;;法经济学——一个法律的经济效率视角[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蒋婷;;行政执行过程中的公民权益维护问题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赵琰;组织与个体互为塑造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会丽;论税务行政复议制度[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赵世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竞争法制建设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施蕾;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执法体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韩睿;西方发达国家弹劾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静华;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我国的制度构想[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陈兴良;罪刑法定司法化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杜宇;刑事制定法视域中的习惯法——一种被压制的知识传统[J];法商研究;2004年06期

4 陈兴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J];法学杂志;2006年01期

5 黄京平;;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时代含义及实现方式[J];法学杂志;2006年04期

6 樊凤林;刘东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我国刑法立法的完善[J];公安研究;2006年10期

7 吴大华;中国少数民族犯罪社会控制的实践与反思[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周光权;;论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梁根林;公众认同、政治抉择与死刑控制[J];法学研究;2004年04期

10 刘艺工;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特点[J];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56个民族简介[J];当代贵州;2011年11期

2 黄惠q;由“景颇现象”引发的联想——兼论建立“四江流域金四角”[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3 吴加福;;漂蓝傣布等新产品的诞生[J];中国民族;1985年03期

4 李景煜;;云南陇川邦瓦寨景颇族“家务建设”的历史考察——直过地区民族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过渡问题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1983年06期

5 邓正康;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简介(4)[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赵天宝;;探寻景颇族的源与流[J];学术探索;2011年03期

7 马曜;缪鸾和;;在阶级分化不明显的民族中进行阶级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一例[J];中国民族;1963年05期

8 ;中国目脑纵歌节[J];今日民族;2008年01期

9 张素珍;加入WTO政府将如何应对体制性挑战[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12期

10 李春成;论作为美德的依法行政与合理服从[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曙华;;《徐霞客游记》的民族学价值[A];徐霞客研究(第20辑)[C];2010年

2 罗志华;;神缘:东南亚华人与祖籍地的一条文化纽带——永定西觉寺的田野调查[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周云水;;论西藏错那勒布门巴族文化与可持续发展——基于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思考[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4 ;为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奋斗[A];城市中的少数民族[C];2001年

5 王欣;;马长寿先生的康藏研究[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6 杨文炯;;现代化和消费:都市回族社区研究的新视点——读美国人类学者玛丽丝《在北京和麦加之间》一书[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刘大可;;族群认同与族群符号——赣闽粤台客家族群的田野调查研究[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岑贤安;;壮族麽教信仰探析[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9 冯瑜;;从两份家谱看“帕西傣”的形成[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何其敏;;民族教育选择的张力——以回族阿拉伯语学校为个案[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一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万永民邋彭绍清 李晓翠;将跨境而居少数民族纳入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范围[N];云南政协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沈向兴;“绝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N];云南日报;2006年

3 赵承;总理德宏访村寨,叮嘱“民生四句话”[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郑绍健;省民族学会景颇族研究委员会联席会议召开[N];云南科技报;2007年

5 宋永平;一部民族学田野考察力作[N];云南日报;2006年

6 赵承;总理看望德宏少数民族群众[N];人民日报;2008年

7 张帆、陈娟;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庆祝建州五十周年[N];人民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胡晓蓉 刘流 张莹;孔雀之乡和谐颂[N];云南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周芳;漂在北京之景颇族——执手之手,踏歌起舞[N];中国民族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党山;凝心聚力构建和谐社会[N];云南科技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臣玲;丹噶尔藏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关丙胜;族群的演进博弈:中国图瓦人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张兴堂;跨界民族与我国周边外交[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王海飞;文化传播与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变迁[D];兰州大学;2008年

5 梁中桂;尔卜羌寨村民的神圣感[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骆桂花;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社会与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亮;论官僚制中的规则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6年

2 傅果生;失“神”的社区及其重建之道[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伏丽芸;回汉通婚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4 曾光;掸族起源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5 朱云霞;族群的认同、诠释与重构[D];西南大学;2010年

6 何良俊;何谓侬人?[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7 朱焕;桂东南客家育俗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若愚;“夷汉杂处”——一座边地古城的政治、族群与文化[D];厦门大学;2009年

9 张慧芳;盘瑶婚礼消费文化特例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10 苏布德;风吹着这片草原[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531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1531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6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