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下“内部他者”的想象与建构——对“切糕事件”的文化人类学解读
[Abstract]:This paper is a cultural anthrop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Cake cutting incident" in 2012. As a local, individual dispute, the cake-cutting event sprea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in a short time, becoming a hot topic of public discussion. In this paper, the process of "cake cutting event" is reviewed, and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event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is discussed. Hidden behind this incident is the imagin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inner other" in the unsafe urban space. This kind of construction overlaps with the ethnic identity of Xinjiang people, which makes this simple dispute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e event itself.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上海市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欧阳海燕;;2009~2010年度中国平安小康指数:69.4 中国人安全感大调查[J];小康;2010年07期
2 关凯;;反思“边疆”概念:文化想象的政治意涵[J];学术月刊;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长林;储天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话语分析[J];安徽史学;2009年06期
2 张泽;李鹏;;两岸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比较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苏君阳;;知识冲突与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曾润喜;王国华;陈强;;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网络社会治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杨成虎;;政策分析中的人性理论[J];长白学刊;2012年02期
6 徐文锦;黄毅峰;;互联网:政治稳定的“双刃剑”[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7 海云志;;集体行动发生的三种解释路径及其简评[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刘燕舞;;农民集体行动动力机制的一个分析视角——以豫东曹村8队农民集体行动为个案[J];长江论坛;2009年03期
9 许天颖;;从网络微博客看蒸腾模式的舆论生成[J];传媒观察;2011年10期
10 廖卫民;;群体性事件爆发机制与舆论监督时机选择——基于核物理理论的一种对比分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力;曹振飞;;结构箱中的情绪共振——治安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董海军;代红娟;;农民维权抗争的无效表达:流于过程的情感行动——对西安Y区征地抗争事件的解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廖小东;曹文波;;民间组织在社会性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徐桂权;王锦东;;“社会生产”语境下传媒的公共呈现与意见表达——基于两个经验研究的思考[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5 朱谦;;环境公共决策中信息公开的价值与规范研究——基于近年来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争端个案的解读[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麦尚文;;价值传播与社会认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价值观呈现与传播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吴兴民;;抗争、表达与秩序重构——论群体性事件的政府治理新思维[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8 黄晓星;;社区运动的“社区性”——对现行社区运动理论的回应与补充[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贾玉娇;;社会建设视角下网络集群事件管理探析[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张一平;尚红娟;;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的权力博弈——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苏南为例[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银萍;民族主义与韩国反美主义[D];南开大学;2010年
2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邓文;雷震与战后台湾社会运动[D];武汉大学;2010年
5 马京;云南兴蒙蒙古族婚姻家庭的变迁[D];云南大学;2010年
6 游泓;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社会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韩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国家治理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付刚;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武磊;县区级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佳;金融危机对社会稳定结构的影响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俞琳;影响环境议题设置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秦佳;国民党民众运动研究(1924—1937)[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韦柳明;地方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林小丽;我国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机制初探[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肖春平;社会的空间想象[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雅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动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郑小田;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戴舒婷;社会变迁中的新媒体事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闫伟玮;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C·T·卡尔塔赫强;华辛芝;;部落、部族与民族[J];民族译丛;198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继刚;;城市空间和文化批评——以爱德华·索雅为例[J];学理论;2010年23期
2 ;地图上的城市空间[J];地图;2012年01期
3 章思予;居敏峰;;从“生活在别处”到“诗意栖居”:城市空间与幸福感的关系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2年01期
4 陈洪锦;广场热该降温了[J];w挛胖芸,
本文编号:2162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162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