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蒙古驼队习俗探析
[Abstract]:This paper is composed of five parts: introduction, customs of camel team, explanation of camel team culture, conclusion and reference. The introduction introduces the reason of the topic, the research survey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adopted in this paper.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customs in the course of carrying Alashan Mongolian camel team are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That is, Alashan Mongolian camel selection standards, methods of water suspension, camel organization rules and stoves, travel, camels, camping, sharing Fu Lu customs.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Mongolian camel team customs in Alashan is deeply discussed and explained. If people use water to enhance the endurance of camels, it shows that people have recognized and grasped the special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amels; that the production of camel equipment fully demonstrates the human woodcarving and rope culture; and that people draw their feet to help each other in their pack transportation. Treat nature, advocate camp, maintain order and other customs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of the Mongolian traditional virtues; the hard field life and the work of carrying on the work to pull the feet hard, able and agile character.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expounds the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hip among man, camel and nature, and interpret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harmonious concept of camel team.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89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J];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2006年10期
2 邓小秋;;英汉习语对比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决不弯腰[J];初中生;2010年13期
4 郑晓君;;端午考[J];黑河学刊;2010年06期
5 黄永林;;端午节采艾蒿和菖蒲习俗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6期
6 席元麟;土族命名习俗及其语言特点[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7 马林英;凉山彝族非语言交际习俗[J];贵州民族研究;1991年04期
8 贾f^儒;语言是民俗的一面镜子[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9 张伟然;湖南岁时习俗的区域差异[J];求索;1994年02期
10 ;蒙古人崇马习俗的作用[J];特区企业文化;199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升宝;;清流县元宵“摆五坊、送瘟船”习俗探源[A];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2 戴雅玲;;驻地文化与风俗对驻军的群体人格、行为及决策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刘为直;;惠北风俗采摭[A];惠安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4 蔡丰明;;上海都市中的清明习俗[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5 李永宪;;吐蕃“赫面”习俗的考古学观察[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6 杜江;张兵锋;;苗医预防保健的方法浅谈[A];全国首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4年
7 刘世彬;;水族忌雷习俗窥探[A];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三届、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8 石沂昭;;三羊开泰迎新春——人口文化、习俗解释[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海默;;慎防“习俗专制”成为关键缺环[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10 潘渭水;;建瓯县清明习俗考[A];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加拿大的结婚习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2 魏运亨;立夏传承3000年,习俗年轻人闻所未闻[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3 ;老天水 是这样过年的[N];天水日报;2008年
4 记者 周润健 蔡玉高;春分可试立蛋,中国习俗已成“世界游戏”[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张小鸣;日本取名习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6 张瑞兰 罗旺水;宁化石壁客家祭祖习俗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推荐名单[N];三明日报;2010年
7 葛山;新年习俗之奇[N];中国民族报;2001年
8 施立学;趣话满族元宵习俗[N];吉林日报;2003年
9 汤丹文;旧俗里面看和谐[N];宁波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魏如松;民俗专家解说海南清明习俗[N];海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冰雪;清代丧葬法律与习俗[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白初一;清太祖时期满蒙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3 杨毅;云南传统集市场所的建筑人类学分析[D];同济大学;2005年
4 邢照华;西方宗教与清末民初广州社会变迁(1835-1929)[D];暨南大学;2007年
5 杨银凤;骆驼β-防御素-1(caBD-1)的分子克隆和组织表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6 陈丽萍;理想、女性、习俗[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运鑫;多中心大学制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雄;市场经济中的非理性世界[D];复旦大学;1995年
9 李洁;临沧地区佤族百年社会变迁[D];云南大学;2001年
10 于建刚;中国京剧习俗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小燕;阿拉善蒙古驼队习俗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程文迪;作为习俗的诗[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公国;论法与习俗的协同[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蒋碧琼;永仁县勐村俚颇人的“叫魂”习俗[D];云南民族大学;2012年
5 陈玉红;科尔沁婚礼习俗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迎春;教育习俗视野下对课程改革的反思[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7 白洁;岁时节日中“旺火”习俗的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林移刚;中国崇狮习俗初探[D];湘潭大学;2004年
9 曹荣梅;蒙古族施礼风俗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郭敏;先秦首饰习俗探析[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72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172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