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社会资本与藏族居民的社会距离

发布时间:2018-08-09 19:41
【摘要】:本研究基于"西部社会经济变迁"大型调查中的藏族居民样本数据,从网络资源社会资本视角探究了藏族居民对其他民族居民社会距离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藏族居民的社会资本有助于缩短其与其他民族居民之间的社会距离,但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藏族居民经常与其他民族的人交谈和拥有其他民族的朋友这两种途径来发挥作用的。同时,那些拥有党员身份或自认为处于中下社会阶层的藏族居民更能从正面积极评价与其他民族居民间的社会距离。
[Abstract]:Based on the sample data of Tibetan residents in the large-scale surve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 in the West",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mechanism of Tibetan residents' social distance to other ethnic group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apital of network resour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cial capital of Tibetan residents helps to shorten the social distance between them and other ethnic groups. But this effect is mainly played by Tibetan residents often talk to other ethnic groups and have friends of other nationalities. At the same time, those Tibetans who have party membership or think they ar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social class can more positively evaluate the social distance between them and other ethnic groups.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30年社会转型中乡村精神生活的嬗变与重建研究”(10BSH03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史斌;;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分析[J];南方人口;2010年01期

2 王桂新;武俊奎;;城市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社会距离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为例[J];社会学研究;2011年02期

3 胡荣;王晓;;社会资本与城市居民对外来农民工的社会距离[J];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4 林南;敖丹;;社会资本之长臂:日常交流获取工作信息对地位获得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海辉;不对称的社会距离——对苏州市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关系网络和社会距离的初步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鹏飞;;探索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合之路——基于社会交往“内卷化”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1期

2 龙晓涛;;行政歧视之解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甄月桥;朱茹华;李益娟;刘雨;;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转型过程中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基于浙江杭州、宁波、嘉兴、温州四地的调查[J];发展研究;2011年09期

4 聂洪辉;揭新华;;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机制探析——以G县挖掘机行业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5 郑素侠;;媒介使用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J];当代传播;2012年05期

6 许世光;魏立华;;社会转型背景中珠三角村庄规划再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4期

7 陈丰;;农民工“虚城市化”现象及其治理[J];城市问题;2013年01期

8 郭青;;关于推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相关问题的分析[J];河北学刊;2011年03期

9 仰和芝;赵玲玲;;落地生根还是落叶归根抑或漂泊无根:新生代农民工的归宿展望——基于江西省吉安市的调查研究[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杨萍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2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何军;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劳动力转移与城市融入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2 陈建胜;转型农民的大众媒介使用[D];南京大学;2012年

3 高红艳;社会网络与“新生存空间”的生成[D];上海大学;2007年

4 刘璇;金融网络中资金流动模式识别与智能化异常监测[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宋玉军;新生代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莉;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市场化与收入性别不平等”[D];上海大学;2012年

7 张旭晨;欠发达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问题与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郭庆;农民工的社会信任与城市融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军;不同居住类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黄伟迪;媒介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生活[D];安徽大学;2011年

3 王艾娟;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汤寅;影响初中生师生社会距离的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路晓佩;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交往困境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6 李亚;企业网络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7 吴俊;新生代农民工公平感知与工作嵌入的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8 李林根;新生代农民工归属感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9 郭婕嫔;城市社会空间分异视域下的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郑文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渺希;;上海市中心城区外来人口社会空间分布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06年01期

2 周庆华;农民工在城市内交往局限性探析[J];城市问题;1996年04期

3 林彭,张东霞;社会关系网络视野中的农民工研究[J];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4期

4 卢国显;;我国大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孙九霞;珠江三角洲外来企业中的族群与族群关系(下)——以深圳中成文具厂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黄公元;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人口[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7 方壮志;社会网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8 朱光磊,赫广义;农民工意见表达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王毅杰;王开庆;;流动农民与市民间社会距离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10 朱力;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磨擦性互动[J];江海学刊;2001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郑杭生;[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海辉;不对称的社会距离——对苏州市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关系网络和社会距离的初步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国亮,姜涛;社会资本累积与家庭收入分化[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2 邵德兴;政府干预、社会资本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创建[J];科学社会主义;2005年05期

3 刘小红;;社会资本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功能另一维度的解释[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吴光芸;李建华;;培育第三部门:重建我国社会资本的理想路径[J];桂海论丛;2006年03期

5 李新功;;营造良好的社会资本环境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J];学习论坛;2006年05期

6 白玉芳;;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利用与开发[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7 李永杰;;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基础——简论党的社会资本及其维护[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11期

8 秦二娟;何修良;;催化中国无缝隙政府的成熟——以社会资本作为研究的范式[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蒋传刚;孙旭友;;社会资本的缺失:城市农民工越轨行为探析[J];新学术;2007年01期

10 郭燕;;构建公民社会与培育社会资本[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诸大建;;社会资本与社区发展[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李秋心;龙长云;;信用——一种社会资本[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宏贵;熊胜绪;;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李宏贵;熊胜绪;谢峰;;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A];《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年会(2011)“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范元伟;郑继国;吴常虹;;初次就业搜寻时间的因素分析——来自上海部分高校的经验证据[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6 刘朝峰;;人情关系“货币化”与社会资本的酿造——以温州为例的考察[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常艳平;;发展政治文明与社会资本治理[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高和荣;;社会资本在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中的运用[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9 苏令银;;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资本的支撑性要素[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10 刘雅静;;社会资本视域下的公共危机治理研究[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曲昌荣;引来社会资本破解住房难[N];人民日报;2011年

2 记者 曹雷;鼓励社会资本建立体车库[N];济南日报;2010年

3 记者 白俊峰 任勇 韩雯;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N];天津日报;2011年

4 周五主持:刘学强(公务员、作家);我们还是拥有社会资本的[N];深圳商报;2003年

5 记者 彭明星 通讯员 谢毅;我省社会资本闻风而动[N];湖北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宋波;社会资本青睐上海“森林”[N];中国花卉报;2003年

7 张淑君;关键在于撬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N];人民政协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程伟虹;1.2亿元社会资本撑起放心餐桌[N];江阴日报;2010年

9 童海华;期待社会资本的“鲶鱼”效应[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张旭;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正当其时[N];中国医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伟;社会资本对集群内企业跨地域转移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2 邢小明;新员工社会化、社会资本、组织承诺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吴青熹;变革型领导、社会资本与协同创新组织学习的视角[D];南京大学;2011年

4 赵延东;下岗职工的社会资本与再就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徐礼伯;社会资本对联盟动态稳定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巩英春;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7 易剑东;社会资本与当代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成长[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8 李志青;互动、社会资本与可持续发展中的技术扩散[D];复旦大学;2003年

9 于剑波;企业行动者的社会资本与社会成本[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方敏;宗教归信与社会资本[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丹;城市私营企业主社会资本与企业发展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2 薛芳芳;社会资本与契约稳定性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王静;农村产业集群的在线社会资本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牧兰;以社会资本理论的角度分析牧区开矿过程中的牧民城市化问题[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颜烨;转型中国社会资本生成条件和机制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黄甲寅;农村个体工商户经营活动中社会资本运作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7 王凡荣;外来民工个体经营的社会资本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鹏庭;上海新兴城市青年团体的内部交往关系和社会参与[D];复旦大学;2010年

9 张晨;制度分析视野中的社会资本与现代国家制度构建[D];苏州大学;2003年

10 刘华;社会资本理论视野下的政府绩效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75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175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4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