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历史上藏人向中原地区的流动及与西藏社会发展的关联

发布时间:2018-11-07 19:01
【摘要】:文章以吐蕃时期、元代和明代三个时期为例,分析探讨了历史上藏人向中原地区流动的途径、方式、规模及其主要特点,同时对三个时期藏人向中原内地流动同西藏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西藏历史的每一个大发展时期,以及其社会整合的重要转折时期,均伴随了藏人向中原内地的大规模流动。而藏人向中原内地的大规模流动过程,均给西藏社会带来了新的活力、转折和重要发展机遇。
[Abstract]:Taking the three periods of Tubo period, Yuan Dynasty and Ming Dynasty as example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ways, methods, scale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ibetan people flowing to the Central Plains in history.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ibetan migration to the interior of Central Plains and Tibetan social development is discussed. The paper holds that every great development period of Tibet history and the important turning period of its social integration are accompanied by the large-scale flow of Tibetans to the interior of the Central Plains. However, the large-scale flow of Tibetans to the interior of the Central Plains has brought new vitality, turning point and important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o Tibetan society.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分类号】: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谭立人;周原孙;;唐蕃交聘表[J];中国藏学;199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国武;袁世凯政府对藏政策初探[J];安徽史学;2002年03期

2 田峰;;吐蕃时期周边交通研究综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张云;西藏历史研究的责任与使命问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2期

4 余明江;;文化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地区自发异地择校——基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9期

5 黄全毅;;固始汗对西藏稳定的贡献[J];重庆与世界;2011年07期

6 噶仲·洛朗巴;刘立千;;噶厦印谱译注[J];中国藏学;1990年01期

7 熊文彬;白居寺壁画风格的渊源与形成[J];中国藏学;1995年01期

8 廖祖桂,陈庆英,周炜;清朝金瓶掣签制度及其历史意义[J];中国藏学;1995年03期

9 吕秋文;西藏地方与中央政治隶属关系促成之原因[J];中国藏学;1998年01期

10 吴逢箴;论构成唐蕃友好关系的四个因素[J];中国藏学;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江荻;;藏语声调形成的过程与社会历史系统状态[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2 杨富学;王书庆;;关于摩诃衍禅法的几个问题[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3 滕磊;高峰;;扎塘寺壁画价值评估与针对性保护构想[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达力扎布;;《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评介[A];蒙古史研究(第十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徐国宝;《格萨尔》与中华文化的多维向心结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张永攀;英国侵藏的最后十年(1937—1947)[D];西北大学;2003年

4 邓前程;明代藏地施政的特殊性:古代中央王朝治理藏区的一种范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陈立明;藏门珞民族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杨振之;青藏高原东缘藏区旅游业发展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朴永焕;汉藏茶马贸易对明清时代汉藏关系发展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3年

9 高泽祯;道次第蠡测[D];四川大学;2005年

10 杜常顺;明朝宫廷与佛教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兰兰;宋元时期西藏止贡噶举派历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黄勐;中印藏南领土争端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杜敏;康区在民国汉藏佛教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4 班旦次仁;藏传佛教不分宗派运动的特点及影响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07年

5 赵旭国;明清时期甘南藏区农牧业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锦涛;论基督教在西藏的传播[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海燕;1927—1937年国民政府的治藏政策[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纪慧娟;明代驿传与经济的发展[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志刚;颇罗鼐家族总理藏政与清朝治藏[D];吉林大学;2004年

10 王立新;太平洋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对英外交[D];吉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永清;;陈少敏:“无产阶级的贤妻良母”[J];中华魂;2011年06期

2 秦亚洲;;“中原经济区”蓄势国家规划[J];w,

本文编号:2317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317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8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