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数字“十三”的境遇:藏文化中的吉与英文化中的凶

发布时间:2018-11-07 19:18
【摘要】:藏英文化都有奇数崇拜现象,但数字"十三"在两种文化中的寓意截然不同。文章从宗教信仰、经典文学著作和人们日常生活三个纬度来比较数字"十三"在藏英文化中的内涵、象征意义,并进一步透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以期为深层次解读藏英文化提供一种视角。
[Abstract]:Tibetan and English culture all have odd number worship phenomenon, but the meaning of the number "thirteen" in the two cultures is very different. This article compares the connotation and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the number "thirteen" in Tibetan and English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ligious belief, classical literature and people's daily life, 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is difference. In order to provide a perspective for a deeper interpretation of Tibetan and British culture.
【作者单位】: 四川民族学院英语系;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基金项目“藏英文化跨域对比研究——以数字文化为例”(项目编号:13SB019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韦荣臣;《麦琪的礼物》新探——数字、《圣经》典故和作品主题[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熊宜春;桂君萍;;英语数字习语中的西方民族文化心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01期

3 杜莉梅 ,马汉钦;藏族的赛马节与赛马文化[J];西藏民俗;2001年03期

4 李玉琴;;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吾西村“十三”节调查报告[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安辉;;藏族的茶炊茶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俞天鹏;;从原始狩猎巫仪主要元素看傩的史前遗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尹邦志;;吐蕃宗论的和会[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4 葛艳玲;李世勇;;浅析蒙元与甘青藏族关系的建立及民族间的友好往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5 周良平;从汉字的发展过程看造字法[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6 何根海;大禹治水与龙蛇神话[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7 倪荫林;关于概念与其对象及定义的新见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赵小琪;常莉;;当代台港澳新诗的人文中国形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周良平;从原始思维看《诗经》兴体诗的文化底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杨佳;周红安;杨汉麟;;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进[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红;;“非个人化”理论的“代神立言”界说[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才吾加甫;;当代新疆土尔扈特蒙古佛教高僧[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丹;;两型社会建设的观念文化环境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邓经武;;何其芳与“花间词”及其文化启示[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郭芝叶;;关于视觉脑研究的哲学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6 王凤才;;和谐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7 杨孝军;;从徐州地区的自然灾害来看灾异思想融入汉画像石的进程[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黄菁;;西南少数民族和谐社区结构的教育人类学分析——以云南贡山丙中洛乡为例[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李臻赜;;浅谈川西高原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分布特点[A];古建筑施工修缮与维护加固技术交流集锦[C];2008年

10 王志敏;;民族符号——标志设计中的“怀乡情结”[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磊;唐甄政治批判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9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戴向东;中日传统家具文化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孙琳;徽派建筑中吉祥文化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闫雪梅;民族文化视阈下广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宋丹;对高中新课改背景下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志军;论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邵丽;海洋开发对沿海城市文化影响的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肖丽;黔东南《苗族古歌》“数字”原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薛玉红;从文化渊源视角对英汉习语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平海啸;儒家孝悌思想与和谐人际关系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庆国;;新龙藏区的民间文化[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2 李琼;;新龙县藏历“十三”年节的由来[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3 姚兆麟;从藏历年、工布年的异同——看西藏年节之演变[J];西藏艺术研究;199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武斌;;灵魂深处的信仰——藏饰在藏文化中的延续[J];学理论;2010年12期

2 鲁顺元;;从人口分布看青藏高原藏文化圈的基本形态[J];攀登;2012年04期

3 石硕;邹立波;;藏彝走廊中藏文化的影响与辐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陈烈;;纳西文化和藏文化的渊源关系[J];民间文学论坛;1996年01期

5 张群;情系藏文化的青年作家王晓琳[J];江海侨声;1998年08期

6 田联韬;;事实胜于雄辩——一个音乐人对“藏文化毁灭论”的回应[J];音乐研究;2009年03期

7 张幄;;范稳:大地情歌[J];创造;2007年05期

8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郎维伟;;试论康藏文化与藏传佛教的关系——为纪念任乃强先生而作[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2 李晖;泽仁扎西;王兴宇;易娜;杨树华;;藏文化与香格里拉县古城格局关系研究[A];第六届优秀建筑论文评选[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春园 朱建军 姜辰蓉;青藏铁路:藏文化展示和保护的传承之路[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保护藏文化西藏藏戏艺术中心将在拉萨筹建[N];消费日报;2009年

3 赖睿 袁s,

本文编号:2317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317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0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