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试论康区的人文特点

发布时间:2019-05-20 16:41
【摘要】:康区作为藏族三大方言区和三个传统的人文地理区域之一,因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文化与社会的差异性、多样性突出,民族支系繁多等特点,人们对康区人文特点的认识一直存在着困境和障碍。也造成康区研究较之于卫藏和安多一直相对薄弱和滞后。本文在综合并兼顾地缘、经济方式、民族交往与互动、历史演变、文化特点等诸多因素基础上,对康区人文特点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讨论。提出康区具有五个突出的人文特点:一是康区是农牧混合与农牧过渡地带;二是康区地处民族走廊地带,是藏族与西南众多民族互动与交融的地区;三是康区是藏、汉民族交流互动及西藏与内地之间的连接通道;四是康区是一条历史文化沉积带,积淀着许多古老的历史遗留;五是康区地域文化具有突出的多样性、复合性与兼容性。
[Abstract]:......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
【基金】:%E7%BC%96%E7%BA%82%E4%B8%8E%E7%A0%94%E7%A9%B6%E3%80%8B%E9%98%B6%E6%AE%B5%E6%80%A7%E6%88%90%E6%9E%9C,%E6%89%B9%E5%87%86%E5%8F%B7:10&ZD110" target="_blank">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型藏区地方史<康藏史>编纂与研究》阶段性成果,批准号:10&ZD110
【分类号】: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布凡;;川西藏区的语言关系[J];中国藏学;1988年03期

2 赵毅;;明代内地与西藏的交通[J];中国藏学;1992年02期

3 石硕;;《旧唐书·东女国传》所记川西高原女国的史料篡乱及相关问题[J];中国藏学;2009年03期

4 石硕;;关于“康巴学”概念的提出及相关问题——兼论康巴文化的特点、内涵与研究价值[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晓波;;近十年来明清时期安多、康区藏族史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崔文峰;;中日创世神话的异同性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3 卢永林;;关于“回回”民族的两个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4 周治勇;;涵化与蜕变:一个苗族村寨文化变迁的社会学视野[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冯双白;论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羌姆的源头及其流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张小红;何启儒;;青海旅游开发中人文景点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7 崔永红;也谈西王母[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3年03期

8 王迎迎;;谈明朝治理藏传佛教的政策[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农玲;陈永亮;;民族院校外国语学院在多元文化中的思政教育——以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6期

10 姬敏;;论国家安全构建中的民族问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钟银梅;;近代甘宁青皮毛贸易中的回族商人[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2 钟银梅;;近代甘宁青皮毛贸易中的回族商人[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3 石硕;;藏彝走廊:一个独具价值的民族区域——谈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藏彝走廊”概念与区域[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4 刘复生;;族群问题三议——以藏彝走廊民族为例[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5 戴小明;盛义龙;;民族识别与法律认定——(亻革)家认定个案研究[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刘新利;;试论全球化时代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A];新闻学论集第27辑[C];2011年

7 刘琪;;流动性与多样性——对云南德钦县的历史人类学考察[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8 杨海英;苏利德;;伊斯兰与蒙古之间:中国内蒙古的蒙古回回(Qotung)人[A];中国边境民族的迁徙流动与文化动态[C];2009年

9 刘波;王川;;试论地理环境与多元民族文化形成之关系——以“藏彝走廊”四川甘孜州九龙县为例[A];长江流域区域文化的交融与发展——第二届巴蜀·湖湘文化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贾文丽;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永斌;中国汉族北方母系起源的遗传学初探[D];吉林大学;2011年

4 卓嘎;藏族天文历算传承模式及其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杨卫;清代青海藏族社会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冯玉新;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包青松;策妄阿喇布坦统治时期的准噶尔汗国史研究(1689-1727)[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李军平;林耀华学术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孙娟;从世俗到神圣[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琼艺;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2 何志芳;土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小树;国民军入甘及社会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包国娟;从城镇化过程中居住格局的变化看民族关系[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张福春;近代国家与游牧社会[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玉杰;贡山县重丁社区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奉莉;抗战时期大后方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孙君;民元至抗战间的西北私人社会考察现象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林艳;湖北民俗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查斌;从神圣走向世俗[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何耀华;;古代羌人与藏区土著居民的融合[J];中国藏学;1988年03期

2 黄布凡;;川西藏区的语言关系[J];中国藏学;1988年03期

3 李敬洵;;七至九世纪川西高原部族考[J];中国藏学;1989年01期

4 张云;;论吐蕃文化对西夏的影响[J];中国藏学;1989年02期

5 古瑟普·詹纳;杨元芳;陈宗祥;;西藏拉萨出土的古人类遗骸[J];中国藏学;1990年04期

6 石硕;;隐藏的神性:藏彝走廊中的碉楼——从民族志材料看碉楼起源的原初意义与功能[J];民族研究;2008年01期

7 霍巍;从新出唐代碑铭论“羊同”与“女国”之地望[J];民族研究;1996年01期

8 林向荣;;阿坝藏族自治州双语使用情况调查[J];民族语文;1985年04期

9 李绍明;唐代西山诸羌考略[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支平;兴化人──福建汉族民系研究之三[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蔚;盖建民;;试述漳州区域文化的特征及其人文特点[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谢福娟 卢金星;柳溪婚育文化长廊扮靓新农村[N];宜春日报;2011年



本文编号:2481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481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8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