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试论民族意识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9-06-11 16:53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民族意识与民族心理素质的关系,即既不等同也不包容,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同时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凸显其主次地位。此外,本文还着重阐述了民族意识与民族主义的关系,并且以图表的形式概括了民族意识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相信这对于进一步理解斯大林提出的民族概念将具有启示作用,且也有助于进一步加深理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民族概念。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
【分类号】: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连章 ,马凤龙;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在民族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锡元;民族意识问题通信录——关于民族意识与民族主义[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年01期

2 李淑琴;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自我意识和族际意识的新变化[J];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3 谢劲松;;论民族意识及其边界[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李乐;;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关系研究述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1期

5 果洪升;民族感情、情绪与民族主义[J];满族研究;1993年04期

6 王希恩;民族精神与民族意识[J];满族研究;2003年02期

7 陈学明;;论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何晓芳;民族意识与民族心理素质辨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1986年03期

9 陈学明;;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研究综述[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东海;;新世纪民族意识研究新动向新观点述评[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2 卓新平;;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与宗教信仰在中国[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一集)[C];2006年

3 牟廉玖;;入世,市场经济与民族心理素质[A];第十一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白建灵;;论回族民族意识的自觉[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杨有贤;;回族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特征散论[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李静;;民族心理学视野中的民族意识研究[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郝时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族关系[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8 沈桂萍;;少数民族干部政治参与意识与政治文明建设——部分地区少数民族干部政治参与意识的调研分析报告[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胡云生;;构想与现实:三重关系互动中的回族认同[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王希恩;;认识和处理中国民族问题中的统筹兼顾[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4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铭;多元民族一体并存的中国[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2 新政协内蒙古地区代表 刘春;团结、平等、互助、自治[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吴铭;超越东方主义与民族主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4 民族团结杂志社原总编辑 李金池;民族意识与社会和谐并不矛盾[N];中国民族报;2011年

5 王希恩;“民族主义”的主要类别及内容(中)[N];中国民族报;2009年

6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 游斌;民族与宗教互动的欧洲经验[N];中国民族报;2008年

7 熊彦清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马戎;“文化化”民族关系[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李婷轩;中华民族自觉进程中的关键一步[N];中国民族报;2009年

9 王希恩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正确解决民族问题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N];中国民族报;2005年

10 刘泓;西方族裔民族主义实践发展的基本动向[N];中国民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淑娟;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民族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2 卜建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功能与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夏光辉;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4 毛颖辉;党报民族话语的框架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高韫芳;当代中国中央政府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裴圣愚;非洲萨赫勒地带民族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杨然;穿青人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白希;民族区域自治模式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李承律;东北亚国际合作时代朝鲜族社会文化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路宪民;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西部民族关系[D];兰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晓红;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君;19世纪后期菲律宾华侨社会变化探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张东辉;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家民族意识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4 吴孝刚;论维吾尔精英与民族意识的再生产[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王金良;全球化时代我国民族主义发展的问题与对策[D];山西大学;2006年

6 赵静;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及其导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7 方奰仪;2008年的中国民族主义与海外华人群体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9年

8 纳森;我国当前部分哈萨克族民众外迁问题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08年

9 王立鼎;甘肃肃北蒙古族民族意识的调查与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张超;我国边疆民族主义及其治理[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97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497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5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