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中国民族地区资源诅咒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9-07-25 12:10
【摘要】:"资源诅咒"假说认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会阻滞经济增长,"将自然资源留在地下"成为逻辑上规避其"诅咒"的最佳选择。然而1995~2009年期间中国民族地区省际面板数据在引入相关控制变量的基础上,表现出民族地区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并非简单的负相关,而是较稳定的倒U型曲线关系。因此,民族地区的"资源诅咒"是有条件的"诅咒",一定限度内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福音";当过度依赖自然资源时,资源才成为经济增长的"诅咒"。
【图文】:

中国民族地区资源诅咒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的水平下显著。估计结果的经济意义是显然的,即当采掘业相对投资规模在13.447%左右时,会实现经济最快增长速度,在该临界点的左侧,随着采掘业相对投资规模的扩大,经济增长速度也上升,但在该临界点的右侧,采掘业相对投资规模的扩大将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即出现“资源诅咒”。由图1可以看出,当前,内蒙古自治区采掘业相对投资规模处于较理想的水平,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采掘业相对投资规模超过了理想水平,其他省区则有进一步加大采掘业相对投资规模的空间。图1民族地区采掘业相对投资规模变动情况(2)其他控制变量对采掘业相对投资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面板数据回归中将变量lnPGDPt-1作为一个基本控制变量引入模型,目的是控制各截面单位初始经济状态的差异,得出更为精确的分析结果。另外,由于各省区在地域面积、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等总体状态上存在差异,绝对指标不适于地区间的横向比较,所以选择相对指标来对经济变量进行度量。表2第(2)列中,lnPGDPt-1的符号为正,且在1%的检验水平下显著,表明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仍然处于继续扩大的趋势。加入lnPGDPt-1后,Min和Min2的符号没有变化,且依然显著,绝对值也基本稳定,支持倒U型假说。关于区域资本积累。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都认为资本积累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18](P12~23),投资水平的差异是经济增长速度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研究经济增长的模型应该引入Inv变量。表2第(3)列是引入资本积累水平后的结果,,Inv的系数符号为正,且在1%的检验水平下显著,表明资本积累对民
【作者单位】: 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号:07&ZD0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源与生态约束下的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路径研究”(项目号:11YJC85003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专项基金“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资源生态耦合模式研究”(项目号:ZJ12RWZD004) 大连民族学院博士启动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彭水军;包群;;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8期

2 王必达;张兵兵;;资源枯竭型地区发展转型:居民效用视角的解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3 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高投资、宏观成本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5年10期

4 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5 邵帅;齐中英;;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6 徐康宁;周言敬;;关于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几个重要问题[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智辉;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悖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段利民;资源诅咒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晓雅;黄斌;贾敬禹;;白于山区能源开发对当地农村发展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2 李玫瑰;连序海;;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中国式荷兰病”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3 吕莉;高国鹏;;内蒙古呼包鄂地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研究[J];北方经济;2009年16期

4 张可云;吴瑜燕;;北京与周边地区基于环境保护的区域合作机制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5 陈红梅;栾光远;;北京市投资、消费、净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6 谢洪伟;许月云;许松涛;张红艳;;区域体育产业比较优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韩立岩;胡颖;;保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保险研究;2009年02期

8 潘晓莉;;关于“资源诅咒”效应的文献综述[J];才智;2009年22期

9 孙景宇;孟涣晨;;转型新阶段俄罗斯、东欧和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比较分析[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10 贾会娟;赵春霞;;“资源诅咒”:青海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避开的陷阱[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邵帅;齐中英;;“资源诅咒”视角下的东北地区能源资源开发与能源型城市经济增长[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符建华;周方召;仲深;尹龙;;法治水平、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基于世界银行关于中国企业层面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孙永平;叶初升;;资源开发是否恶化了西部地区的收入不平等?[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李文溥;龚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导向的粗放型增长与国民收入结构失衡[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6 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制度安排与经济增长[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范从来;米盈;龚勤;;富民优先与中国经济增长战略的调整[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梁建忠;文冰;;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分析——以云南省为例[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9 李志强;刘春梅;;碳足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部六省的实证[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邵帅;杨莉莉;齐中英;;能源开发、技术创新与能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理论解释与实证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好孟;基于环境保护的我国绿色信贷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袁爱国;河南省铝土矿资源分布与开发策略[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李善杰;软预算约束下的宏观经济与政策实践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8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邢树东;税收弹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牛海霞;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薪淳;中国区域能源消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程乘;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企业家寻租视角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骠宇;全球价值链分工下湖南产业转型升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胡益鸣;企业家创业和创新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胡观敏;城市化进程中“资源诅咒”的理论、模型及中国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李涛;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社会保障与制造业劳动力比较优势相关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育浩;资源诅咒在中国省级层面的检验[D];浙江大学;2011年

8 郑风云;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9 贺震川;中国西部地区“资源诅咒”现象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王动;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进步的实证与规范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玮;;高油价与资源的“诅咒”[J];数据;2007年12期

2 侯经川;;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变革绩效评价研究:1978-2005[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金玉国;宏观制度变迁对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财经科学;2001年02期

4 宋冬林;赵新宇;;不可再生资源生产外部性的内部化问题研究——兼论资源税改革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1期

5 刘华军;;现代经济增长的综合分析框架:分工—制度—品牌模型[J];财贸研究;2006年04期

6 赵奉军;;关于“资源诅咒”的文献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年01期

7 赵奉军;转轨经济中的“掠夺之手”[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8 王云;;“资源劫难”假说的实证检验及政策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1期

9 刘瑞明;白永秀;;资源诅咒: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J];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01期

10 毛蒋兴;何邕健;;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模型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景华;;经济增长:自然资源是“福音”还是“诅咒”——基于自然资源作用机制的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06期

2 张静;;自然禀赋与经济增长——一个基于“资源诅咒”命题的文献综述[J];科技经济市场;2011年02期

3 李莉;;“资源诅咒”研究[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年S4期

4 李勋立;;我国经济增长中自然资源效应及对策研究[J];华章;2011年13期

5 赵天奕;;资源诅咒与经济增长——辽宁省与其它省份比较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01期

6 张亮亮;;自然资源富集与经济增长——一个基于“资源诅咒”命题的研究综述[J];南方经济;2009年06期

7 赵普;;“资源诅咒”成因新论[J];特区经济;2010年08期

8 胡健;焦兵;;“资源诅咒”理论的兴起与演进[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张力小;梁竞;;区域资源禀赋对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0年08期

10 雷莹莹;周志田;;“资源诅咒”的理论解析[J];科技促进发展;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会娟;赵春霞;;“资源诅咒”:青海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避开的陷阱[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李俊;;资源约束,资源价格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向红;;广州市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李永乐;吴群;;经济增长与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协整分析及其Granger因果检验[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罗浩;;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资源瓶颈及其解决途径[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孙永平;;资源的“诅咒”还是距离的“暴政”——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王敏洁;;资源环境与辽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8 崔如波;;环境问题的经济学思考[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白屯;;科学发展观:重审自然资源禀赋的复杂性[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10 汪威;石惠春;;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民族地区旅游环境质量评价与优化对策——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贾莹;打造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带[N];兰州日报;2004年

2 毛小美;扶一把民族地区旅游业[N];中国信息报;2002年

3 李月清;资源富集:大国崛起的重要媒介[N];中国石化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任丽梅;经济增长需要绿色GDP[N];中国改革报;2003年

5 陈永留;加强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N];云南政协报;2000年

6 记者 赵民望;珠海绘就循环经济发展蓝图[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7 赵奉军;资源如何避免成为“诅咒”[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尽快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王慧敏 江南 整理;保增长要算资源环境账[N];人民日报;2009年

10 海南日报记者 单憬岗;比较优势明显的资源禀赋[N];海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段利民;资源诅咒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 白永利;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刘渝;基于生态安全与农业安全目标下的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5 张忠宇;我国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机制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赵伟伟;相对资源诅咒理论及其中国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吕玉广;资源产业制度变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8 裴辉儒;资源环境价值评估与核算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郑重;资源有效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汪菲;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国家竞争力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叶龙;经济增长中的自然资源要素作用机理新探[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杨永华;资源生产率理论与应用[D];同济大学;2006年

3 龙雷;自然资源、制度与经济增长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杨文波;民族地区人文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5 刘蕊;资源环境约束下关中城市群发展水平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6 陈俊杰;新疆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动态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7 陈璇璇;人口、资源与环境视角下的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8 贾娜;山西省“资源诅咒”问题初探[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永在;自然资源禀赋与内蒙古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10 刘丹;基于金融视角的新疆“资源诅咒”破解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19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519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2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