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珞巴族尼西人的传统社会生活

发布时间:2019-07-28 17:40
【摘要】:珞巴族是我国西藏南部地区的古老民族。居住在我国实际控制地区的珞巴族仅有数千人,而居住在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的珞巴族则达几十万人。尼西部落是藏南珞巴族的重要支系,世代生息在西藏山南地区卡门河至西巴霞曲之间的地带。20世纪50年代至今,尼西人一直处于印方控制之下。由于相关资料缺乏和实地考察不便,目前国内学界对这部分珞巴族人口的情况关注较少。本文结合中外文资料,对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珞巴族尼西部落的传统社会生活做了粗浅探讨。
[Abstract]:Luoba nationality is an ancient nation in southern Tibet of China. There are only a few thousand Luoba people living in areas under the actual control of our country, while hundreds of thousands live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territorial disput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The fall of western Tibet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Luoba nationality in southern Tibet, and its generation is between the Carmen River and Xiba Xiakuqu in Shannan area of Tibet. Since 1950s, the Nixi people have been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Indian side. Due to the lack of relevant data and the inconvenience of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s pay less attention to the situation of this part of Luoba population. Based on the data in Chinese and foreign languages,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traditional social life in the western part of Luoba nationality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territorial disput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作者单位】: 甘肃政法学院行政学院;
【基金】: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的治理机制与社会变迁研究”(项目批准号:11XSH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C9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洛思;从博嘎尔民间传说看珞巴族的起源和社会发展[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2 李坚尚;;藏珞贸易的民族学考察[J];西藏研究;1986年03期

3 李金轲;马得汶;;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珞巴族塔金人及其社会变迁[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2年01期

4 陈立明;珞藏文化交流初探[J];西藏研究;199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星全成;中外交流中的藏族文化[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2 李金轲;马得汶;;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珞巴族塔金人及其社会变迁[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2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金轲;马得汶;;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的查克玛、下丁人问题探析[J];国际论坛;2010年04期

2 子文;南伊珞巴族大女巫的杀鸡看肝占卜仪式[J];中国民族博览;2000年04期

3 洛思;从博嘎尔民间传说看珞巴族的起源和社会发展[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4 李坚尚;;藏珞贸易的民族学考察[J];西藏研究;1986年03期

5 龚锐;金燕;;当代西藏珞巴族社会文化变迁调查——以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琼林珞巴村五位村民为个案[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明伟;;珞巴族:从刀耕火种走向现代生活[J];中国民族教育;2010年05期

2 熊坤新;喜欢佩带串珠和手镯的民族 珞巴族[J];神州学人;2002年06期

3 人民论坛编辑;;援藏干部给珞巴族带来了什么[J];人民论坛;2010年16期

4 张育生;;察隅县为珞巴族群众建新村[J];中国民族;1987年12期

5 多穷;裘立华;;一位珞巴族世纪老人的百年回想[J];侨园;2001年02期

6 龚锐;金燕;;当代西藏珞巴族社会文化变迁调查——以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琼林珞巴村五位村民为个案[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贾立君;从"远古"走来的"现代民族"——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族聚居地见闻[J];中国西藏(中文版);2004年06期

8 陈立明;;门巴族、珞巴族的历史发展与当代社会变迁[J];中国藏学;2010年02期

9 李旭;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子民──珞巴族博嘎尔部落纪实[J];今日民族;2000年09期

10 朱玉福;;西藏门巴、珞巴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探讨[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罗布次仁 叶辉 尕玛多吉;为了总书记的嘱托[N];人民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曾江 整理;墨脱门巴族、珞巴族学术研究回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晓蕊;珞巴族: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N];西部时报;2008年

4 徐锦庚;我代表的是一个民族[N];人民日报;2008年

5 尕玛多吉;西藏珞巴族:放下弓箭,走进现代文明[N];中国民族报;2007年

6 唐大山;从红杏一枝到满园春色[N];西藏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尼玛潘多;从刀耕火种到安居乐业[N];西藏日报;2009年

8 李寅邋钱丽花;“把我们最想反映的问题带给大会”[N];中国民族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郑少忠 徐锦庚 何勇;民族团结谱新篇[N];人民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次仁罗布;确保民族宗教工作稳步推进[N];西藏日报;2006年



本文编号:2520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520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0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