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对中国整合建构政治民族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9-11 17:30
【摘要】:随着20世纪后期以来出现的世界性的民族主义张扬,我国的民族关系也呈现出十分复杂的局面。在找症结、思对策中,近十年学界关于民族问题是否应当"去政治化"的激烈辩论其实并未抓住问题的要害。新中国建立后,在众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下,我们未能认识到现代民族国家不论姓"资"姓"社",都必须由国家花大力气整合建构政治民族,因为这是现代国家必须完成的事关长治久安大局的战略性步骤,故而缺乏建构政治民族的战略思维和具体部署,才是造成当下民族关系许多复杂问题凸显的主要原因。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与民族政策的完善创新研究”(11&ZDO58) 西南民族大学2012年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建设项目(2012XWD-BO30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玉屏;;民族问题能否“去政治化”论争之我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7期

2 陈玉屏;;西方民族主义的传播与辛亥革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郝时远;对西方学界有关族群(ethnic group)释义的辨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周文玖;张锦鹏;;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学术论辩的考察[J];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3 崔明德;曹鲁超;;近十年来中国民族主义研究述评[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宝;阳妙艳;;中国地方与族群文化的多元化及其前景——兼评杜磊(Dru Gladney)的《民族国家是否建构了民族?》[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8期

2 严瑞忠;我国公务员主体意识的建构[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戴涛;;我国公务员精神的理论体系建构初探[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4 刘思超;张志敏;;中国特色行政文化的特征与建构[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刘海兵;;地方责任政府的建构路径研究[J];桂海论丛;2008年04期

6 张建军;;论民族类型的历史演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3期

7 秦绪娜;;宪政视域下的服务型政府建构[J];齐鲁学刊;2009年06期

8 柏维春;;中国治理腐败的体制困境及其应对[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乐观清,隋云峰;我国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的建构[J];理论探讨;2000年06期

10 刘永红,聂应德;论政府信用及其建构[J];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践;;论复合性民族与多元文化认同[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2 付春;任勇;;民族区域自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应用[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3 窦春芳;苗体君;;经济不发达国家推进民主进程的障碍是什么[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陈玉凤;;少数民族概念及其政治属性[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岳蓉;;华人族群融入泰国主流社会研究——给贵州建构多民族和谐社会的启示[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徐杰舜;;中国民族团结在世界民族关系中的示范作用[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7 郑汕;刘利勤;;我国西南周边关系中民族宗教因素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影响[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8 韩震;;全球化时代的华侨华人文化认同的特点[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9 陈第华;;公共危机治理中公民精神的价值与化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10 杜伟;;我国民族问题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明浩;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未来[N];中国民族报;2003年

2 李明浩;自治:前民族国家状态下的一种普遍现象[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熊芳亮;民族国家形成时期的“民族”有别于古代意义的“民族”[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李明浩;民族与民族国家的两大困惑[N];中国民族报;2009年

5 华中师大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 陈伟东;建构多边互动的社区治理网络[N];中国社会报;2002年

6 刘武俊;遏制行政不作为现象[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7 刘武俊;遏制行政不作为[N];人民法院报;2001年

8 李婷轩;中华民族自觉进程中的关键一步[N];中国民族报;2009年

9 王希恩;中国民族理论的发展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梅荣政;标本兼治 加大治本力度[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然;穿青人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曹月如;云南怒江傈僳族基督教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淑娟;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民族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5 杜忠锋;基督宗教传播与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世界的建构[D];浙江大学;2012年

6 夏光辉;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7 卢小平;共同体的维度——现代国家建构中的族群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张丽娟;地缘政治视野下中亚民族问题对中国新疆民族关系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卜建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功能与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惠芳;当代中国服务型政府视域下的行政伦理建构[D];南昌大学;2008年

2 季芳;当前我国政府领导力建构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3 钟哲;中国地方政府水务管理职能及其重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庆宇;论中国公共危机决策机制的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思超;新公共管理视野下我国行政文化的建构[D];山西大学;2006年

6 胡琰;边界与逾越:傣族泼水节仪式的文本性[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雷艳;从“民族国家”到“公民国家”[D];西南大学;2009年

8 曾秋旭;论和谐行政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平;论政府网站形象的建构与传播[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郸;布丹的国家理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534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534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7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