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曼德勒华人的宗教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9 14:55
【摘要】:本论文的主题是曼德勒华人的宗教实践,意在从曼德勒华人宗教实践的角度来探讨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具体来说,本论文在分析华人移民历史、缅甸佛教文化以及华人政治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展示曼德勒华人的宗教实践来探讨作为外来移民的华人是如何借助缅甸佛教文化的知识与当地社会进行互动,并为自己争取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的,探讨曼德勒华人是如何理解自己所处社会环境的意义并加以实践的。本文关于曼德勒华人宗教实践的分析主要有两大部分:华人的传统宗教及其实践和华人的南传佛教相关实践。总体的写作思路是这样的:在绪论部分介绍选题缘由、田野概况、研究方法等。在第一章中,笔者主要的任务是阐释清楚曼德勒华人的移民历史以及曼德勒华人的社会处境。本研究认为,曼德勒华人的移民历史、缅甸的佛教文化以及佛教民族主义、华人的政治环境是影响华人的宗教实践的重要背景。这一章的写作是为之后理解曼德勒华人的宗教实践做铺垫;第二章描写曼德勒华人关于传统宗教信仰的相关实践,曼德勒华人的传统宗教及其实践是维持华人族群和文化差异性,使华人不被同化的宗教实践活动;第三和第四章是对曼德勒华人的南传佛教相关实践的分析。第三章分析曼德勒主要的华人社团是如何运用关于南传佛教的知识来维护自己的生存环境的。华人社团关于南传佛教的实践是以运用缅甸佛教文化为途径的争取族群文化差异性和融入主流社会的行动;而在第四章中,笔者主要从家庭及个体的角度去探讨这一问题。华人既非完全受缅甸社会制约,也非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而不受缅甸社会影响的。笔者通过对华人宗教实践的阐释,来展示华人是如何在现有结构的制约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华人既没有被完全同化,也并没有完全不受缅甸社会的制约,这种缅化却不同化的状态就是结构与能动性互动的结果。本研究的侧重点之所以在于宗教实践而非宗教信仰,是因为笔者想要从非灵性的层面对华人的宗教生活进行探讨。宗教并不是孤立于社会而存在的,华人的宗教实践不仅是信仰的问题,更是生存的问题。笔者关注的是曼德勒的华人是如何运用宗教的知识去解释性地理解与建构自我生活世界的意义的。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C9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小鑫;;都市中的熟人社会——缅甸曼德勒华人的生存场域、社会交往及其与缅人的族群关系[J];东南亚研究;2015年03期

2 敏辛;赵自成;;缅甸人对中国人的态度:中国人在当代缅甸文化和媒体中的形象[J];南洋资料译丛;2014年04期

3 白志红;钟小鑫;;无权者的权力“游戏”——缅甸华人民间信仰者的宗教建构及其身份认同[J];世界宗教文化;2014年05期

4 段颖;;城市化抑或华人化——曼德勒华人移民、经济发展与族群关系之研究[J];南洋问题研究;2012年03期

5 庄国土;;世界华侨华人数量和分布的历史变化[J];世界历史;2011年05期

6 王赓武;;中国情结:华化、同化与异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李祖清;;论缅甸寺庙的功能[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8 曹南来;;中国宗教实践中的主体性与地方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王爱平;;宗教对印尼华人融入当地社会的作用——以印尼孔教、“三教”为例[J];世界民族;2010年05期

10 陈碧;;近30年来中国学界东南亚华人民间宗教研究与展望[J];世界民族;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权;整合与分化—从华文教育看曼德勒华人社会的内部关系[D];云南大学;2015年

2 范宏伟;战后缅华社会政治地位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邱少华;传承与变异:印尼美达华人宗教信仰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7年

2 陈萍;大其力滇籍华人宗教生活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44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644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1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