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中越京族传统文化节日哈节交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1 00:24
【摘要】:京族又称越族,是越中两国的跨境民族之一。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防城港区的江平镇的安南人(京族)是当地的少数民族之一,根据中国200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调查的数据显示,该市的京族总人口共有25000人。他们的文化背景特殊,历史上与越南沿海居民,尤其是广宁芒街茶古地区人民具有血统关系,彼此经常互相交流。由于历史背景——1887年法-清协定签署之后,两地京族同胞开设分居在两国。实际上,该社区的京族人仍然与越南沿海地区的人民来来往往,直到越中边界冲突事件(1979年)发生之后,两地京族人之间才停止交流。经过中国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和越中边界冲突事件(1979-1991年)这两大时期,江平镇的京族人似乎与自己民族传统文化断绝。1991年两国关系恢复正常之后,在中国政府兴边富民政策的带动下,江平镇京族人开始想要恢复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并开始与越南毗邻的京族同胞密切交往,成为找回自己传统习俗的最佳途径。中国京族人已经接受越南沿海地带的传统文化并将其为自己社区重建传统习俗,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当中树立自己的独特特色。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防城港区江平镇京族的民族传统节日——哈节。哈节(又称亭席或亭节)是越中两国京族人最重要的民间信仰活动。该活动已经成为京族人社区的一种具有代表性文化特色。正是因为中国京族人把越南京族人视为具有共同归属,供奉同样的哈亭神灵的兄弟,所以两国关系恢复正常以后,他们已经开始交流、学习并重建哈节。本论文将在四章里分别论述中国京族文化之子分子求知越南哈节各项文化活动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社区整个过程。这个过程已经导致一种文化折射现象,就是许多京族人以为是传统的文化因素但实际上只是在近几十年来才得以恢复的文化活动。传统并不是呆板模仿的行为而是被继承与创造出来的。从结构理论,文化适应,传统的创造,民族象征理论等文化人类学理论的角度来看,我将尝试将中国京族的哈节里传统文化活动和新建文化活动弄清楚,并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对京族文化发展政策规划管理者提供帮助。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C9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芳兰;;京语研究综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2 方潇;;京族“哈节”仪式中文化与传播的同构解读[J];大众文艺;2011年19期

3 颜小华;;京族多元宗教文化田野考察[J];前沿;2011年15期

4 黄安辉;;中国京族哈亭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1年01期

5 钟珂;;京族鱼文化在哈节中的表征与传承[J];河池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黄安辉;;中国京族研究综述[J];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7 孙进;;从民间传说探寻京族独弦琴产生的文化背景[J];大众文艺;2009年23期

8 黄尚茂;;万尾京族传统文化发展现状调查报告[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9 余文活;;“京族三岛”教育的巨变——广西东兴市京族教育60年发展纪实[J];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10期

10 杨冬燕;;京族舞蹈的海洋性特征与社会意义[J];歌海;2009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由来(上)[N];学习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安辉;中国京族哈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46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646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0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