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藏川茶称谓流变与藏族族称变化内在关联的历史考察
【文章目录】:
一、销藏川茶称谓之流变
(一) “茶”字的来源与别名
(二) 销藏川茶的主要称谓
1.“蜀茶”
2.“西番茶”
3.“边茶”
4.“藏茶”
二、藏族族称的变化
(一) 从“番”族到“边民”
(二) 从“边民”到“藏族”
三、销藏川茶称谓与藏族族称变化的内在关联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秦和平;;“56个民族的来历”并非源于民族识别——关于族别调查的认识与思考[J];民族学刊;2013年05期
2 王娟;;“藏族”,“康族”,还是“博族”?——民国时期康区族群的话语政治[J];西北民族研究;2012年02期
3 罗莉;迟艳娜;;雅安:关于藏茶的传奇[J];中国民族;2009年04期
4 田晓岫;藏族族称考[J];民族研究;1997年03期
5 贾大泉;;宋代四川地区的茶业和茶政[J];历史研究;198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Naran BILIK;Has ERDENE;;Trilingual Education and Mongolian Ethnicity[J];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2016年04期
2 刘海涛;;民族身份的确认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建立中的意义——以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12期
3 陈呈;;唐朝时期巴蜀地区茶业的特点[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4 赵利文;;近十年来西康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赵利文;;近十年来西康研究综述[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龙明阿真;李雪萍;;合法性机制:刘文辉治理康区之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李良品;;贵州方志中有关“穿青人”及其先民族源和族称的记载[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2期
8 胡晓梅;刘文辉康区乌拉制度改革述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9期
9 陈虹;四川茶叶生产的历史考证[J];农业考古;2000年04期
10 刘春燕;对北宋东南茶叶产量的重新推测[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天华;;民国西康格桑泽仁事件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林耀华;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识别[J];云南社会科学;1984年02期
3 費孝通;林耀華;;当前民族工作提給民族学的几个任务[J];科学通报;1956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茂旺;;销藏川茶称谓流变与藏族族称变化内在关联的历史考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02期
2 陈一石;清末的边茶股份有限公司[J];思想战线;1987年02期
3 沙秀华;浅谈志书中的称谓问题[J];新疆地方志;1991年03期
4 贡觉;;浅谈藏族民俗的教育功能[J];西藏教育;2012年11期
5 ;台湾历代的称谓[J];文史博览;2009年07期
6 袁晓萱;四川的藏族[J];四川统一战线;2000年11期
7 热贡多杰卡;;略谈甘南藏族的风俗习惯[J];中国藏学;1993年02期
8 杨永锋;;神灵信仰下的契约与裁判——《藏族盟誓研究》评介[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2年Z1期
9 王辅仁 ,陈庆英;关于藏族史研究的几点思考[J];思想战线;1990年05期
10 李延恺;从史籍和口碑看青海藏族的来源及变迁[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卫;清代青海藏族社会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南措姐;藏族人生礼仪馈赠礼俗研究[D];西藏大学;2010年
2 普华才让;论藏族吉祥符号及其象征意义[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张晓舟;“靺羯”称谓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6年
4 德格卓玛;藏族哈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5 刘俊波;汉藏边缘的尔苏藏族[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70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870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