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秘史》中的言语及非言语传播记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1 05:40
13世纪蒙古族的历史文献《蒙古秘史》以其独特的学术价值一直吸引着国内外诸多学者们的研究兴趣。《蒙古秘史》引述的历史人物之间的言语对话除了交代具有历史价值的信息之外,这些记录还能反映历史人物的言语传播个性与13世纪蒙古人社会交际语言的共性。在《蒙古秘史》的作者叙述部分中,除了交代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外还大量记录了历史人物之间的非言语传播活动。如,副语言,体态语,服饰,空间与时间等等。这些非言语传播记载使这部历史著作更加生动的同时,《蒙古秘史》中非言语记录的整体特征似乎暗示了与作者有关的某些线索。因此,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蒙古秘史》中的言语传播与非言语传播记录进行内容分析,试图从新视角对《蒙古秘史》的研究提出新思路,新观点。在言语记录的研究中,本文运用了雅各布森的语言的传播功能理论,对《蒙古秘史》的言语传播记录进行了分类,如,“指涉功能”的言语、“意动功能”的言语、“诗性功能”的言语、“表达功能”的言语和“交际功能”的言语等。另外,对“vrilga”(邀请)、“jarlig”(圣旨)、“gvyvqilal”(请求)、“dvnggvdvl”(批评)、“dvradhal”(回忆)...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读《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兼评斯图亚特·霍尔对传媒文化研究的方法论贡献[J]. 黄典林.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6(05)
[2]意见领袖对网络舆情的作用[J]. 罗莉,周婷. 新闻战线. 2016(08)
[3]论话语权[J]. 冯广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4]鼻环小考[J]. 宋兆麟. 民族艺术. 2001(02)
博士论文
[1]罗曼·雅各布森诗性功能理论研究[D]. 田星.南京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28616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读《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兼评斯图亚特·霍尔对传媒文化研究的方法论贡献[J]. 黄典林.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6(05)
[2]意见领袖对网络舆情的作用[J]. 罗莉,周婷. 新闻战线. 2016(08)
[3]论话语权[J]. 冯广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4]鼻环小考[J]. 宋兆麟. 民族艺术. 2001(02)
博士论文
[1]罗曼·雅各布森诗性功能理论研究[D]. 田星.南京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28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0286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