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彝族取名习俗的文化心理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14 22:12
名字的基本功能是识别个体的符号,衍生功能是赋予文化意义和心理愿望。经过梳理和探索彝族取名方式和名字含义后,发现取名行为是一项文化心理运行机制,而名字则反映了人的愿望、信念和意图等心理意义,其中愿望是吉祥、信念是生命健康,意图是人类繁衍和发展等。而且,名字是个体心智与文化的连接点,为个人心理传输各种精神营养,哺育心智健康发展的路径。同时,名字还反映了人对自然规律、事物特性和社会属性等认知过程。
【文章来源】: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9,37(0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彝族取名方式概述
(一) 宗教人士取名
(二) 群众性取名
(三) 父母取名
二、彝族取名的文化机制
(一) 生命规律原则
(二) 事物的相生相克原则
(三) 时代性与适应性原则
三、彝族名字中的文化心理
(一) 吉利和繁衍
(二) 尊重与合作
(三) 性别差异性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英姓名的文化分析与比较[J]. 吴芳芳.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11)
[2]试析彝族给子女命名的习俗及其文化内涵[J]. 苏久石珍.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1)
[3]凉山彝族人名命名特点及文化内涵[J]. 潘正云.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9)
[4]从取名看满族入关后之习俗与文化[J]. 杜家骥. 清史研究. 1993(02)
[5]汉族人的取名与汉民族传统语言文化[J]. 黎辉亮. 海南师院学报. 1991(01)
本文编号:3083041
【文章来源】: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9,37(0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彝族取名方式概述
(一) 宗教人士取名
(二) 群众性取名
(三) 父母取名
二、彝族取名的文化机制
(一) 生命规律原则
(二) 事物的相生相克原则
(三) 时代性与适应性原则
三、彝族名字中的文化心理
(一) 吉利和繁衍
(二) 尊重与合作
(三) 性别差异性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英姓名的文化分析与比较[J]. 吴芳芳.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11)
[2]试析彝族给子女命名的习俗及其文化内涵[J]. 苏久石珍.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1)
[3]凉山彝族人名命名特点及文化内涵[J]. 潘正云.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9)
[4]从取名看满族入关后之习俗与文化[J]. 杜家骥. 清史研究. 1993(02)
[5]汉族人的取名与汉民族传统语言文化[J]. 黎辉亮. 海南师院学报. 1991(01)
本文编号:3083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08304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