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与“纳帕”:民族杂居背景下纳西族祭天习俗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1-04-17 10:51
在纳西族与藏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背景下,盐井的祭天习俗晚近发生了变迁。根据对参与观察、深入访谈以及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盐井祭天习俗的变迁,不能单纯地理解为现代性或现代化带来的结果,更不能以此建构针对民族文化变迁形成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潜在张力。在民族杂居背景下,家庭结构的变迁是纳西族祭天习俗晚近变迁的核心原因。这一过程体现了历史形成的当地各民族在文化与社会上的深度交流的延续,而不是现代性对传统的威胁。
【文章来源】:思想战线. 2020,46(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由“美本”(mee biuq)到“纳帕”(gnam-phag)
二、家庭结构与祭天的变迁:仪式内容的变与不变
三、家庭结构与现代性:“纳帕”中的经济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化賨的逻辑:功能结构、规则遵从与变迁理路——基于滇西藏彝走廊的研究[J]. 李容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2]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之思考:乐竹村纳西族祭天仪式的田野记录[J]. 和虎. 民族学刊. 2016(06)
[3]纳西族祭天仪式中的女性禁忌及其变迁[J]. 杨福泉. 云南社会科学. 2015(04)
[4]纳西族东巴祭天的文化功能及变迁——以宝山乡吾母村为研究个案[J]. 杨鸿荣. 民族艺术研究. 2012(02)
[5]纳西族祭天仪式的功能和特点[J]. 杨福泉. 云南社会科学. 2009(04)
[6]纳西文化中的路径崇拜——以祭天和丧葬仪式为例[J]. 习煜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7]纳西族祭天民俗中的神树考释[J]. 白庚胜.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2)
本文编号:3143322
【文章来源】:思想战线. 2020,46(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由“美本”(mee biuq)到“纳帕”(gnam-phag)
二、家庭结构与祭天的变迁:仪式内容的变与不变
三、家庭结构与现代性:“纳帕”中的经济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化賨的逻辑:功能结构、规则遵从与变迁理路——基于滇西藏彝走廊的研究[J]. 李容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2]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之思考:乐竹村纳西族祭天仪式的田野记录[J]. 和虎. 民族学刊. 2016(06)
[3]纳西族祭天仪式中的女性禁忌及其变迁[J]. 杨福泉. 云南社会科学. 2015(04)
[4]纳西族东巴祭天的文化功能及变迁——以宝山乡吾母村为研究个案[J]. 杨鸿荣. 民族艺术研究. 2012(02)
[5]纳西族祭天仪式的功能和特点[J]. 杨福泉. 云南社会科学. 2009(04)
[6]纳西文化中的路径崇拜——以祭天和丧葬仪式为例[J]. 习煜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7]纳西族祭天民俗中的神树考释[J]. 白庚胜.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2)
本文编号:3143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1433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