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理性的田野呈现:白马峪白马人池哥昼知玛角色的文化阐释
发布时间:2021-05-19 07:25
"知玛"作为文县白马峪白马人"池哥昼"不可或缺的角色,其源自于历史又穿越了历史,传承至今,业已表明:"知玛"是白马人基于生存需要而对氐羌系部族文化传统重构的产物。在"池哥昼"所构筑的神圣与世俗的场域中,"知玛"展现的浓浓的"人情世故"主题不仅张扬了"知玛"鲜明的世俗个性,同时也诠释了其自身存在的"边缘理性"。村落语境中,年年、代代白马人展演"恶意"丑化的"知玛",不只是为了娱神娱人,更为重要的是白马人借助于"知玛"的文化隐喻对内强化族人对族群内婚制的认知;对外构筑"我群"与"他群"的边界分野。从中可以窥知数百年来,在汉、藏边缘地带的白马人正是借助于"知玛"这一文化具象反复展现着"白马人之所以是白马人"的文化逻辑。
【文章来源】:西藏研究. 2018,(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角色象征与身体审美——白马人面具舞蹈“池哥昼”的文化解读[J]. 王阳文.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6(06)
[2]傩戏观照下白马藏族“池哥昼”中“知玛”的戏曲学价值[J]. 包建强,刘小刚.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3]白马藏族的“抹锅墨”风俗考略[J]. 余永红. 民族艺林. 2014(03)
[4]白马藏族“池哥昼”中“知玛”的丑角表演及文化渊源[J]. 包建强.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5]边缘理性与族属认同——基于3个玛丽玛萨人村寨的调查[J]. 李志农,廖惟春. 思想战线. 2013(06)
[6]再论西南民族走廊地区的语言及其相关问题[J]. 孙宏开.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6)
[7]宗教是什么?——关于“宗教概念”的方法论反思[J]. 张志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8]试论猿猴抢婚故事的起源[J]. 舒燕. 民间文化论坛. 1992 (01)
本文编号:3195376
【文章来源】:西藏研究. 2018,(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角色象征与身体审美——白马人面具舞蹈“池哥昼”的文化解读[J]. 王阳文.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6(06)
[2]傩戏观照下白马藏族“池哥昼”中“知玛”的戏曲学价值[J]. 包建强,刘小刚.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3]白马藏族的“抹锅墨”风俗考略[J]. 余永红. 民族艺林. 2014(03)
[4]白马藏族“池哥昼”中“知玛”的丑角表演及文化渊源[J]. 包建强.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5]边缘理性与族属认同——基于3个玛丽玛萨人村寨的调查[J]. 李志农,廖惟春. 思想战线. 2013(06)
[6]再论西南民族走廊地区的语言及其相关问题[J]. 孙宏开.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6)
[7]宗教是什么?——关于“宗教概念”的方法论反思[J]. 张志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8]试论猿猴抢婚故事的起源[J]. 舒燕. 民间文化论坛. 1992 (01)
本文编号:3195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1953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