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与互动视阈下广西客家研究坐落及微观向度探微——以环北部湾客家人(物)研究为中心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01 06:35
广西客家研究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在客家源流、分布特征、民间信仰与习俗研究、文化自觉与族群交融互动研究、语言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地方与国际性不能兼顾、缺乏更多个性的在地化表述、内地性过重海洋性不足等。有鉴于此,选取环北部湾区域开展人物研究为视角,对广西客家研究的坐落选取和微观向度进行探讨,认为广西客家研究应通过关注"人"(包括渔民)这个最基本的载体,探索其流动背后的脉络与内在规律,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海洋经济战略体系中,真正实现微观与宏观、地方性与国际性的结合。
【文章来源】:钦州学院学报. 2018,33(1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 广西客家研究简溯与反刍
(一) 广西客家源流、分布及特点研究
(二) 广西客家民间信仰及生产生活习俗研究
(三) 广西客家与其他族群的交融与互动研究
二、 艾人-代表人物研究-侨-水客:环北部湾区域微观流动与互动中的“家”与“国”
(一) 丰富“艾人”研究
(二) 由“艾人”而追溯客家群体, 又可触发客家代表人物研究
(三) 由艾人、代表人物研究的牵引, 又可引发人们对“侨”“侨商”应有之义的关注与深刻研究
(四) 至今活跃于环北部湾一带的客家渔民也应是客家研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 区域研究:新海上丝绸之路学术实践的一种视角
(一) 广西客家研究应深耕环北部湾区域
(二) 广西客家研究应更注重体现国际性、海洋性、地方性的结合与学科间的交融
(三) 除了对客家显征的探讨, 广西客家研究应把更多的焦点放在对族群交融、文化认同与互动等内在结构的梳理和索隐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客家文化的研究历程与理论范式[J]. 周建新.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2]“客家历史地理”:结合历史地理与千年客家移民史的可能性[J]. 张正田. 嘉应学院学报. 2016(04)
[3]迁徙与认同:中越跨国“艾人”初探[J]. 何良俊,乔艳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4]客家人的海洋精神与当代意义探究——以北海客家为中心[J]. 刘道超.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5(01)
[5]人类学区域研究的脉络与反思[J]. 周大鸣,詹虚致. 民族研究. 2015(01)
[6]广西客家研究二十年[J]. 陈碧,石维有. 广西社会科学. 2014(05)
[7]客家婚礼饮食行为的社会记忆与象征隐喻——以广西博白县大安村为例[J]. 石奕龙,谢菲.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4)
[8]新时期广西客家方言研究概述[J]. 唐七元. 传承. 2012(13)
[9]广西沿海地区汉语方言及其研究概述[J]. 黄昭艳. 广西社会科学. 2012(04)
[10]广东客家人移居广西玉林的历史溯源与家族观念考察——以桂东南一客家家族村落为例[J]. 项萌,邓敏. 广西社会科学. 2009(09)
本文编号:3209857
【文章来源】:钦州学院学报. 2018,33(1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 广西客家研究简溯与反刍
(一) 广西客家源流、分布及特点研究
(二) 广西客家民间信仰及生产生活习俗研究
(三) 广西客家与其他族群的交融与互动研究
二、 艾人-代表人物研究-侨-水客:环北部湾区域微观流动与互动中的“家”与“国”
(一) 丰富“艾人”研究
(二) 由“艾人”而追溯客家群体, 又可触发客家代表人物研究
(三) 由艾人、代表人物研究的牵引, 又可引发人们对“侨”“侨商”应有之义的关注与深刻研究
(四) 至今活跃于环北部湾一带的客家渔民也应是客家研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 区域研究:新海上丝绸之路学术实践的一种视角
(一) 广西客家研究应深耕环北部湾区域
(二) 广西客家研究应更注重体现国际性、海洋性、地方性的结合与学科间的交融
(三) 除了对客家显征的探讨, 广西客家研究应把更多的焦点放在对族群交融、文化认同与互动等内在结构的梳理和索隐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客家文化的研究历程与理论范式[J]. 周建新.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2]“客家历史地理”:结合历史地理与千年客家移民史的可能性[J]. 张正田. 嘉应学院学报. 2016(04)
[3]迁徙与认同:中越跨国“艾人”初探[J]. 何良俊,乔艳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4]客家人的海洋精神与当代意义探究——以北海客家为中心[J]. 刘道超.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5(01)
[5]人类学区域研究的脉络与反思[J]. 周大鸣,詹虚致. 民族研究. 2015(01)
[6]广西客家研究二十年[J]. 陈碧,石维有. 广西社会科学. 2014(05)
[7]客家婚礼饮食行为的社会记忆与象征隐喻——以广西博白县大安村为例[J]. 石奕龙,谢菲.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4)
[8]新时期广西客家方言研究概述[J]. 唐七元. 传承. 2012(13)
[9]广西沿海地区汉语方言及其研究概述[J]. 黄昭艳. 广西社会科学. 2012(04)
[10]广东客家人移居广西玉林的历史溯源与家族观念考察——以桂东南一客家家族村落为例[J]. 项萌,邓敏. 广西社会科学. 2009(09)
本文编号:3209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20985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