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技术、市场与文化复合性的形成:清代以来丹江地区的族群互动

发布时间:2023-02-25 23:27
  族群交往互动对区域社会文化的形塑成为民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衍生出很多理论概念。文化复合性是近年学界有关中国西南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之后围绕文化复合性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检索发现在已有的成果中多是探讨文化复合性的表征或构成,有关文化复合性如何生成的研究尚不多见。基于此,本文以黔东南雷山县丹江地区为田野考察对象,聚焦从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后内地屯民迁入“新疆六厅”始,围绕技术文化传播和以市场为中心为开端逐渐形成的屯堡移民与当地苗族为主的原居民族之间接触交往和互动的历史过程,意图讨论“改土归流”之前这块“化外”苗族聚居社会,如何逐步形成文化复合性区域社会的,即呈现学界关注的地方文化复合性或小区域共同体社会如何逐步衍变成型的。清初开辟黔东南“苗疆”,改变了“苗疆”民族分布格局,客观上促进了迁入的屯民与当地苗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本文所聚焦的“苗疆”范围内的丹江地区在长期的贸易往来、族群接触互动的过程中,屯堡移民与苗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苗汉民族文化处于不断融合过程中。这种复合过程体现为:第一,在接触之初,虽然苗与屯堡移民之间因为土地等竞争存在内在性的张力,但共同的生境将他们勾连在...

【文章页数】:279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文化的跨族群传播
        (二)复合性社会理论的探讨
        (三)族群互动路径研究
        (四)“苗疆”及族群关系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文献资料法
        (二)田野调查法
        (三)资料来源
    五、田野点概述
第一章 “苗疆”开辟与市场兴起
    第一节 “苗疆”开辟
        一、开辟“苗疆”的背景
        二、开辟“苗疆”的原因
        三、开辟“苗疆”的影响
    第二节 清代“新疆六厅”官府与地方社会的张力
        一、设治之初的社会张力:雍乾起义
        二、王朝中央与地方社会冲突:咸同起义
        三、从雍乾到咸同年间:两次起义呈现的族群关系异同
    第三节 “苗疆”市场的兴起与成长
        一、“苗疆”市场的兴起
        二、市场兴起的原因
        三、市场体系形成及其功能
        四、村寨中流动的货郎担
    小结
第二章 丹江地区的外来技术文化传播
    第一节 农作物及农耕技术的传播
        一、粘稻、玉米、红薯等农作物的传入
        二、蚕桑技术的引进
        三、陶器、小青瓦的传入
    第二节 食之有韵:羊常堡的豆腐
        一、羊常堡的豆腐生产
        二、豆腐技术的传播
        三、市场与苗族消费豆腐
        四、苗族掌握豆腐技术
    第三节 嗅觉的偏好与认同:红屯堡的香魂
        一、神香的生产
        二、神香与地方社会
    第四节 南屏堡和治安堡的鞭炮生产与消费
        一、鞭炮生产
        二、鞭炮的传播与融入
        三、鞭炮的市场流通与苗族的鞭炮消费
        四、鞭炮贸易与婚姻流向
    小结
第三章 丹江地区的技术文化跨族群互渗
    第一节 酸食技艺传入屯民社会
        一、缺盐的社会环境
        二、食酸的世界
        三、盐酸并重
    第二节 苗族木材、柴薪贩于市
        一、山林极少的屯民
        二、柴炭烧制及售卖
        三、木料的市场交易
    第三节 稻作灌溉技术的共享
        一、因地制宜的稻作灌溉技术
        二、屯堡移民对当地自然生境的适应
    小结
第四章 现代国家背景下族群互动的场域
    第一节 学校教育与族群互动
        一、开辟“苗疆”之初的学校教育
        二、民国时期以来的学校教育:新式学堂和塾馆
        三、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民族教育
    第二节 地方“衙署”与族群互动
        一、新辟“苗疆”人民朦胧国家观念的肇始
        二、民国时期苗民的国家认同逐步增强
        三、人民政权建立以来苗民的国家认同显著提升
    第三节 节日交往与族群互动
        一、屯堡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节日交往的情况
        二、影响屯堡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节日交往的主要因素
        三、节日的向心力: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第四节 族际通婚与族群交融
        一、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的现状
        二、族际通婚的制约因素分析
    小结
第五章 文化复合性社会的形成
    第一节 技术文化传播与族群互动
        一、复合性文化形成过程的必然性
        二、技术文化的跨族际传播
    第二节 市场与族群互动
        一、作为文化“接触地带”的市场
        二、“苗疆”市场打破苗汉边界
    第三节 文化复合性社会的呈现
        一、交际用语的双语化
        二、多民族家庭的增加
        三、风俗文化的交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南屏村王氏家族族谱
附录二:南屏村王氏家族迁居雷山第一代祖公王世恩的碑刻
致谢



本文编号:3749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749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e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