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形成与文化认同
发布时间:2023-03-04 03:12
古代中国部落群体的形象,在石器、饰品、岩画、陶俑、青铜器、古文字、雕刻、绘画等文化遗留物上,即有各种直观描述。中国历史上族群关系比较复杂,不同人群在相互接触中,对异文化的认知十分有限,关于族群的形象建构,最初是碎片化的,或为自画像式,或为对他者的刻板印象式漫像。但是,由于发生在亚洲东部这块土地上频繁的生态治理、战争、贸易、结盟、迁徙、通婚和文化交流,各个族群之间产生不同层面的接触,并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其中",文化"对多民族共同体的型塑,产生的影响更为持久。中国各民族在体质和文化上的融合,出现许多同源异流、异源同流、同族异名或异族混称等情况,产生了不少共源性文化要素。随着接触点的增加,各族群在体质、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融合面扩大,逐渐深化文化认同并形成一些民族共同体式的视觉形象。这些视觉形象,主要体现在对共同祖先的拟制、祖先像的圣化和对部分共源性视觉象征的塑造等方面。特别是面临亡国灭种危机的时候,曾经分裂的民族、阶级和党派在追溯和祭奠"共源始祖"的仪式中,结成"全民统一战线"式共同体,互认"同胞",并在"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这样的象征语境下,建构现代...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族裔的肖像:古代中国部落群体的速写
二、拟制的祖先与共源性文化象征
三、“龙的传人”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
结语
本文编号:3753619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族裔的肖像:古代中国部落群体的速写
二、拟制的祖先与共源性文化象征
三、“龙的传人”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
结语
本文编号:3753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7536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